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以山西柳湾和两渡的炼焦精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TG-DT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室温环境下溴水脱硫对煤自燃特征温度与煤活性基团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脱硫次数增加,煤进入氧化增重阶段的起始温度向高温区偏移,煤进入快速燃烧阶段与达到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点均向低温区偏移,即煤的氧化自燃进程加快.煤的发热量呈下降趋势,但最多仅降低原煤发热量的3.4%.煤表面C元素、N元素和S元素含量随着脱硫次数的增加而规律性地减少,而O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煤中硫醇、硫醚、噻吩、芳碳、碳氢键碳与质子化吡啶等官能团相对含量逐渐降低,砜、亚砜、羧基、羰基、吡啶、吡咯与氮氧化物等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脱硫后煤中各元素以更高的价态存在,溴水脱硫是一个氧化过程.IR光谱显示芳香族官能团和脂肪烃官能团中的C— H键伸缩振动锋均变弱,含氧官能团中的C=O双键和酚羟基中的C—O—H键伸缩振动峰均变强,说明煤中C—H键含量减少,C=O双键和C O H键含量增大,这与TG-DTG和XPS的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脱硫后煤中的C元素、S元素和N等元素被氧化,煤的氧化程度变高.  相似文献   
2.
以焦炉煤气中噻吩转化为切入点,综述了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研究进展,着重概述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等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机理中Co-Mo-S模型被更多人接受。过渡金属及其氮化物、碳化物与磷化物因其廉价与高活性而被广泛用作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复合载体因克服单一载体缺陷更具应用前景,展望了焦炉煤气二级加氢工艺中噻吩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对工业Fe-Mo预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HDS)评价,研究焦炉煤气中不同常量含碳原料组分(CH4、C2H4、C2H6、CO、CO2)对催化剂加氢活性、选择性以及积炭的影响,并采用红外碳硫分析仪、N2吸附-脱附、Raman以及TPRS-M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COS、CS2和C4H4S加氢转化由易到难顺序为:COS>CS2>C4H4S,但COS加氢转化受含碳气氛影响最明显,致使焦炉煤气加氢脱硫中COS难以完全脱除;不同气氛对硫化物加氢选择性都会产生影响,其中C2H4气氛对选择性影响最明显,而对H2S收率影响最明显的是CO2和CO;不同含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