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WFT-666是由磺甲基腐殖酸钾、有机硅聚合物、低分子阳离子有机化合物、苯酚、甲醛缩聚而成的一种新型阳离子低荧光防塌剂。本文介绍了WFT-666的合成及室内性能评定结果。WFT-666可抗盐至饱和盐水,抗钙和镁,耐200℃高温,荧光显示低。用该剂处理的钻井液性能稳定,流变参数合理,页岩回收率高,页岩相对膨胀率低,页岩稳定指数高,与其它处理剂的配伍性好。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研制了3种聚合物类水基钻井液抗高温处理剂,即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和梳型聚合物润滑剂,构建了能够满足深部地层钻井的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表明: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反聚电解质效应,200℃、饱和盐环境老化后API滤失量小于8 mL;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通过改善泥饼质量降低体系的滤失量,对纳米级孔缝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梳型聚合物润滑剂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 804,具有多个极性吸附位点,高温高盐条件下润滑性能优异。构建的密度为2.0 g/cm3的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良好,200℃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5 mL,高温静置5 d沉降因子小于0.52,对易水化岩屑的滚动回收率与油基钻井液接近,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两亲性聚(苯乙烯-b-丙烯酰胺)(P(St-b-Am))的过程中,为改善嵌段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成功制备了两亲性纳米复合材料P(St-b-Am)/O-MMT。通过GPC、IR、XRD、TEM、TG测试表明,采用RAFT法能有效控制PSt/O-MMT大分子链转移剂中聚苯乙烯(PSt)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其聚合分散度PDI<1.3;由于蒙脱土片层以纳米级分散在两亲性聚合物基体中形成了纳米复合材料,从而有效提高了P(St-b-Am)/O-MMT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低荧光阳离子防塌剂WFT—666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金声  王书琪 《油田化学》1995,12(4):304-307,311
WFT-666是由磺甲基腐殖酸钾、有机硅聚合物、低分子阳离子有机化合物、苯酚、甲醛缩聚而成的一种新型阳离子低荧光防塌剂。本文介绍了WFT-666的合成及室内性能评定结果。WFT-666可抗盐至饱和盐水,抗钙和镁,耐200℃高温,荧光显示低。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赋能油田是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渤海油田通过建立现场级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建三维数字化工作平台,初步实现以数字技术赋能海上油田开发模式。打通边缘物联神经末梢,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形成数据驱动的油藏、注采、安全、设备设施智能管理闭环,实现在役海上生产设施智能运维,极大地提高了海陆的连通性和运营效率,以数字技术助力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在阐述海洋智能油田建设基础上,对智能孪生、云边协同等未来可降低网络和IT资源消耗的智能油田建设技术进行了展望。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油田开发是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的成功尝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未来推广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在恶劣环境和高风险的海洋钻完井行业极具优势。海洋油田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构建海洋钻完井物联网核心架构,部署边缘物联采集神经末梢、完善工业化互联网建设,初步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海洋油田钻完井技术。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海洋钻完井技术在跨学科领域得到了快速进步,实现了井下、井筒信息数字化互联互通,形成地层信息与井轨迹信息数字化融合,实现油井全生命周期安全数字化,物资追踪技术保证了区域物资高效共享,也为人员安全提供了保证。物联网技术在海洋钻完井专业的应用是传统石油行业的大胆创新和突破,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石油工程学会钻井部钻井液学组组织、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支持的钻井部钻井液学组委员联络员会议于2003年8月14日至17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委员、联络员及特邀专家代表共56人参加了会议。钻井部副主任董杰教授级高工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钻井液现状,讨论了我国钻井液的发展方向,并对  相似文献   
8.
隔离膜水基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隔离膜水基钻井液以隔离膜降滤失剂CMJ-2、高效高分子包被絮凝剂JH-1、降滤失剂CFJ-1、降粘剂JN-1为主要处理剂配制而成.其中,隔离膜降滤失剂CMJ-2是一种新型有机胺天然纤维聚合物,它由天然纤维经碱化,在高温条件下裂解后,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不饱和有机胺化合物进行缩聚反应而制得.介绍了CMJ-2的膜结构特征、抗高温降滤失性和润滑性能.评价了隔离膜水基钻井液的抑制性、抗盐、抗温、抗污染及油气层保护性能.室内评价结果表明,CMJ-2能有效降低钻井液的动滤失量和动滤失速率,可以减缓或阻止钻井液及其滤液渗入泥页岩体内,延缓孔隙压力的扩散,有效防止地层水化膨胀及坍塌;隔离膜水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抗温、抗盐、抗污染能力,在高密度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无荧光、无毒性,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该钻井液在青海油田马海区块的马105井和涩南2井以及新疆油田T85388井进行了应用.现场应用表明,隔离膜钻井液在井壁外围形成隔离膜保护层,阻止钻井液及其滤液进入地层,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地层的水化膨胀,封堵地层裂缝,防止井壁坍塌.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聚合物正电胶泥浆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金声  王书琪 《油田化学》1998,15(3):207-210
根据正电胶MMH对储层损害小,MMH-粘土结构具有强触变性的特点,把正电胶MMH引入阳离子聚合物泥浆,组成了阳离子聚合物正电胶泥浆,成功地解决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井壁坍塌问题,也取得了保护油气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4-乙烯基吡啶(VP)、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体系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抗温达260℃的一种新型降滤失剂(PDANV)。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为:nDMAA:nAMPS:nNVCL:nVP=6:2:1: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单体总质量(20%)的0.5%,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光谱(1H NMR)进一步确定了产物的分子结构。热重分析(TGA)显示PDANV热分解温度在301℃以后,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将PDANV应用于水基钻井液中,进一步评价其对水基钻井液流变和滤失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DANV加量为2.0%时,水基钻井液的滤失量仅为4.4 mL,260℃老化后滤失量为6.0 mL,高温高压滤失量为24 mL(150℃),同时抗盐至饱和,抗钙20000 mg/L。此外,通过对黏土的粒径分析、SEM分析和Zeta电位分析以及不同浓度的PDANV对黏土颗粒的吸附量的测量,进一步揭示了PDANV在水基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