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核信号的处理中,为获取更好的能量分辨率等性能指标,需要对核信号数字滤波成形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数值递推方法分别建立了高斯成形和梯形(三角形)成形模型,然后搭建一套基于MATLAB的数字核信号滤波成形处理平台,实现仿真核信号与实际采样核信号的滤波成形处理,分析各滤波成形方案的特点以及不同成形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为最优化数字滤波成形方案的选择、最佳滤波成形参数的选取提供设计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在江西、广东和湖北各省实验室间开展了测氡仪检定装置主要性能的比对。通过对各实验室氡的量值、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补氡平衡控制能力和温湿度稳定控制能力进行比对分析,科学、客观地了解了测氡仪检定装置的计量水平和性能水平,为测氡仪检定及应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氮化硼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化硼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先进陶瓷材料,其应用及新的合成方法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就氮化硼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简要介绍传统氮化硼(BN)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合成方法.阐述了自己对氮化硼合成技术未来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氦化硼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化硼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先进陶瓷材料,其应用及新的合成方法成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就氮化硼的应用及其合成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简要介绍传统氮化硼(BN)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合成方法.阐述了自己对氮化硼合成技术未来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高光泽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用TiO2和磷酸酯改善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阻燃性能;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树脂和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125AC),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相容剂改善PC/ABS合金的相容性;通过测试合金的光泽度和表面硬度探...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合成硼化镍纳米线,以氯化镍和硼氢化钠为原料,通过化学交换法进行制备,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多功能表面分析仪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为由Ni3B和Ni4B3组成的硼化镍纳米线,其平均直径为60 nm,长度可达到20μm;硼化镍纳米线粗细不均,并有少量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四氯化钛和碳化钙作为反应前驱体,经过在反应釜中的反应及后续的热处理过程,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棒,平均直径为16 nm,长度可达414 nm.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电子衍射(SAED)进行表征分析,并讨论了该试验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入网模拟氡观测仪(人工)校准方式选择,按照JJG825—2013测氡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采用循环法、真空法和流气法三种校准方式进行实验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获得适合新入网地震水氡观测仪校准的校准方法。结果表明:循环法校准闪烁室探测效率最高,影响因素较少,且适合人工和数字测氡仪的校准;真空法校准存在管路气体稀释标准氡气和气压平衡影响,造成真空法采样效率偏低,活度响应(R)偏大;流气法校准由于不断向闪烁室内充入新的氡气,影响闪烁室内氡气的动态稳定,且校准期间充氡气未排本底,造成活度响应(R)偏大且误差偏大。因此,从各项指标上比较,循环法比较适合新入网地震水氡观测仪校准,可为其他新入网水氡仪和气氡仪的校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震水氡观测环节相互独立、人工参与度高、人为影响因素大的特点,对NRIW型α能谱测氡仪应用于地震水氡连续观测的可行性展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NRIW型α能谱测氡仪能够对湿度效应进行有效修正,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均满足地震氡观测的技术要求,能在台站进行无人值守式连续自动观测,验证了 NRIW型α能谱测氡仪应用于地震水...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数值方法中的拟合手段来构造多项式函数,通过建立2个关键变量之间的正、逆向数学关系,对喷浆机器人大臂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规划,并利用仿真分析的结果对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