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安丰颖  郭栋 《聚氯乙烯》2012,40(12):27-29
介绍了CENTUM CS3000集散控制系统在PVC聚合中途注低温水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聚合过程控制方案,给出了详细的聚合釜温度及冷凝器控制组态。该控制系统可使聚合釜温度偏差控制在±0.1℃以内,保证了聚合生产的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影响合成转化率测定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氯碱生产中采用变频器技术自动控制氯气氢气泵的电机转速而改变抽气量,实现氯气氢气总管压力自动控制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5L小釜中分别采用恒转速和变转速工艺进行氯乙烯(VC)悬浮聚合,考察粒径随转化率的变化规律,发现两者规律相似,即在低转化率时粒径随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转化率约为15%以后粒径几乎不再变化.同时发现搅拌转速、分散剂用量和聚合温度等对上述转化率~粒径变化规律几无影响,只是粒径大小的不同.将变转速工艺应用于大型釜生产中,考察变速时间、前转速及后转速对最终树脂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计算两工艺的生产能耗,发现变转速聚合除了有利于树脂颗粒的形成外,还可以降低搅拌功率的消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分光光度法代替重量法测定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用的二次盐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自动控制系统自六十年代在国际上开始成用以来,在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过程控制中获得迅猛的发展。聚氯乙烯的生产属于高科技产业,行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由于具备高科技的特征,促使其对生产设备、监控设备的质量、性能要求极为严格。DCS系统以其高可靠性的容错技术、统一的软硬件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及广泛的使用性等特点,已被大量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纵观我国PVC今后发展,市场上能赖以存在的将是那些生产规模大,生产控制水平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把DCS(集散控制系统)引入PVC生产中,突破了国内技术生产PVC控制水平底的局面。本文将针对DCS在PVC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生产的105 m3氯乙烯悬浮聚合釜,该釜采用全流通螺旋内夹套结构,与传统的外夹套相比,釜内壁厚减少50%以上,传热热阻降低约50%,传热系数提高一倍多.经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40万t/a PVC工程生产考核,该釜具有传热能力和生产强度高、搅拌装置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可用于大规模PVC树脂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反应釜中的温度控制是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控制部分之一,它具有温度惯性、大的延迟时间等特性,对过程控制造成非常大的困难。采用DCS系统,配以上位机监控系统,并以自适成控制为理论基础,实现对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在仿真器上进行的模拟调试以及利用组态画面进行的试验都获得了成功,可以证明这种方案符合基本工艺需求,是实际可行的,可以为实际操作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炔和氯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硅油Ⅲ型与β,β′-氧二丙腈为混合固定液,上试101白色担体为固定相,运用1102G型气相色谱仪的FID检测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氯乙烯生产过程产生的盐酸溶液中的乙炔和氯乙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聚氯乙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氯乙烯的安全生产成为现代化工企业中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电石法生产氯乙烯进行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查找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定的优化思路与具体措施,促进我国的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与可靠性,提高生产质量,促进化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