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岳艳荣  高青环  李长林 《农药》2013,(1):35-36,52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苯磺隆和苄嘧磺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30 nm波长下对试样中苯磺隆和苄嘧磺隆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苯磺隆和苄嘧磺隆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6,标准偏差为0.09和0.12,变异系数为0.84%和0.58%,回收率为99.75%和99.68%。[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30%苄嘧.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7%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p H值=3),使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C18反相色谱柱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吡虫啉、咯菌腈和嘧菌酯测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96%、99. 67%、99. 76%,标准偏差分别为0. 039、0. 009、0. 012,变异系数分别为0. 62%、4. 12%、1. 38%。  相似文献   
3.
以废树脂为原料,通过改进氧化工艺,采用环保型氧化剂双氧水直接氧化制备苯并噻唑,附加值高,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以苯并噻唑收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投料比(甲苯/树脂)、氧化剂比例(双氧水/树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实验条件:投料比(甲苯/树脂)2倍、氧化剂比例(双氧水/树脂)1.22倍、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0℃。此工艺不经过氢氧化钠溶解过滤步骤直接用双氧水氧化,直接用甲苯溶解原料,省去甲苯萃取步骤,简化工艺流程,节约大量成本,同时废水含盐量大大降低,后续处理较容易。可为生产促进剂M产生的废树脂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用液相色谱分析苦参碱含量的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三乙胺为流动相,用内装Hyper-sil ODS2为填充物的液相色谱柱分离,220 nm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对试样中的苦参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苦参碱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008 9,变异系数为0.29%,回收率为99.36%。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以满足苦参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测定苯胺法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萃取液中苯并噻唑、甲苯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C18柱分离,以V(乙腈)∶V(0.1mol/L磷酸二氢钠)=60∶40为流动相,在波长254nm处进行测定,分离效果较好,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考察,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05%,加标回收率为99.8%~100.3%。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乙腈、水和乙酸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30 nm波长下对试样中毒死蜱和烯唑醇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毒死蜱和烯唑醇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9和0.999 7,标准偏差为0.035和0.030,变异系数为0.58%和0.97%,平均回收率为99.56%和99.51%。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