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TiO2/MQ硅树脂反应型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钛酸丁酯、MQ硅树脂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MQ硅树脂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 IR)、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表征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存在Ti-O-Si共价键合;杂化材料对可见光吸收极低,对紫...  相似文献   
2.
聚焦基于神经形态的触觉感知,构建触觉感知实验平台,研究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接触物体滑动检测方法.使用GelStereo触觉传感器采集接触表面标记点位移场触觉信息流,采用2种方式(地址位移表示(ADR)和地址事件表示(AER))对位移场流进行脉冲编码.基于脉冲响应模型(SRM)构建滑动检测网络,在英特尔神经形态硬件Loihi上完成了网络部署.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地址位移表示的脉冲响应模型准确率达到94.8%,F1分数达到95.7%. Loihi模型(针对神经形态硬件Loihi实现的特化脉冲响应模型)准确率达到93.8%,F1分数达到94.8%.所构建的脉冲神经网络在触觉滑动感知任务中实现了与人工神经网络(ANNs)相比拟的预测精度和更短的推理时间,在功耗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丁酯改性有机硅型流平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和含氢硅油为原料,氯铂酸螯合物为催化剂,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硅油.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物料摩尔比n<,Si-H>:n<,C=C>=1:1.2、催化剂用量15ppm(10<'-6>).FT...  相似文献   
4.
材料超疏水是由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其在工业和日常生活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二苯基二甲氧硅烷(DPDS)与二氧化硅溶胶颗粒共聚,用喷涂法可制得对水接触角高达155°,滚动角低达1°,同时附着力达二级的超疏水材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海绵中底自动滚切辊刀的设计及制造,该辊刀可连续滚切海绵中底,经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海绵中底自动滚切辊刀的设计及制造,该辊刀可连续滚切海绵中底,经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办公建筑能耗监管平台采集的能耗数据常出现突变异常、零值异常与缺失异常等典型异常数据,严重影响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数据挖掘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典型办公建筑能耗监管平台采集的逐时能耗历史数据进行大量调研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分类的建筑逐时总能耗与分类分项能耗异常数据的在线识别与分步插补方法,以满足能耗监管平台异常数据的在线识别与插补要求。并将本方法与传统的拉格朗日、三次样条等插值方法进行了插值效果比较,探讨了各种插值方法对于随机缺失与不同比例连续缺失下的插值效果,以及不同模式分类方法下的不同插值模型对插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常规的随机缺失异常,本方法比传统插值方法的插值误差减少了3倍以上;而对于连续缺失数据高于25%时,本方法的插值效果远优于传统方法。上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办公建筑异常能耗数据领域的适用性,能够为充分发挥建筑能耗监管平台的作用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以二丁基二醋酸锡(D-70)为催化剂,分别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硅酸乙酯-40(Si40)及其混合物作为固化剂,比较了不同固化剂对硅凝胶表干时间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采用三乙氧基硅烷固化速度很慢,而采用正硅酸乙酯和正硅酸乙酯低聚物Si40时固化速度相近,凝胶硬度也相差不大。对混合固化剂来说,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正硅酸乙酯配伍较好(质量混合比例在1左右)。该催化固化体系可用于快速电子灌封凝胶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用共混法和原位杂化法分别合成了壳聚糖-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投料比对壳聚糖-SiO2杂化材料的结构以及耐水性、力学性能、Cu2+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壳聚糖相比,共混法和原位杂化法合成的杂化膜材料的吸水倍率最高时分别比纯壳聚糖提高了108.3%和11.1%;共混法合成的杂化膜材料拉伸断裂强度随mTEOS/m壳聚糖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原位杂化法的则是随mTEOS/m壳聚糖的增加一直增大,分别比纯壳聚糖膜提高了19.9%和20.3%.同时,随着mTEOS/m壳聚糖的增大,两种方法制备的杂化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均下降;而随着mTEOS/m壳聚糖值的增大,共混法合成的杂化膜对Cu2+的吸附能力则是先增强后逐渐降低,而原位杂化法的则一直降低.TGA分析表明:SiO2的引入并未改变壳聚糖的降解机理.SEM分析表明:复合材料是以纳米尺度的SiO2增强的杂化膜材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胶,二丁基二乙酸锡(D-70)及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80)为催化剂,异氰酸酯类为交联剂,研究了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制备自粘性高透明有机硅凝胶及其成膜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交联剂、预加热时间、预加热温度对凝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制备PDMS凝胶最佳制备条件:交联剂(以PDMS基胶为基准)用量为1.2%,催化剂用量为0.48%,预加热温度控制在6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催化剂促进交联剂和PDMS基胶的反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