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氧冶炼烟气制酸用三转三吸工艺的优越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含SO2 20%的高浓度烟气制酸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采用三转三吸工艺技术上可行;能自热平衡,不必采用耐高温催化剂;经济上合理;较之先稀释气体至SO2 12%再用两转两吸工艺,投资和动力消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在接触法硫酸生产系统中,填充式吸收塔冒白烟造成了极不良的影响。作者认为,冒烟是由于酸雾所致。生成酸雾的原因有二:一是气体干燥不好致使大量水分带到后面与转化生成的SO_3在低温下结合成酸雾;这些酸雾是不能被吸收塔中的淋洒酸所吸收的,因此就造成了排出的尾气冒烟。另一个原因是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吸收不完全,未被吸收的三氧化硫在排出时立即与大气中的水分结合成酸雾形成白烟。由于实际结构上干燥塔和吸收塔两者是相同的,因此很有可能在吸收不良时干燥效果也不好。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下就只以对三氧化硫的吸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两种高浓度SO2制酸工艺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奥托昆普技术公司的Lurec工艺采用了“2+3+2”的三转三吸流程,其特点是第一次转化后的气体用热鼓风机抽取一部分送回一段入口与由干燥塔出口经二氧化硫主鼓风机送来的新鲜炉气相混合进入一段。我国现有的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制酸工艺专利是将原始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用空气稀释到φ(SO2)16%~23%。采用“3+2+1”或“3+3+1”的三转三吸工艺制酸。奥托昆普技术公司的Lurec专利虽然补了一部分工艺氧,由于O2/SO2仍是太低必然导致催化剂用量增加;热鼓风机操作条件苛刻,其购置费用必然可观,同时增加了运营费用。热鼓风机和主鼓风机的并联操作可能存有一定匹配难度。通过对两种工艺的初略比较可以初步认为,对原始烟气φ(SO2)为36%采用纯空气补氧稀释到18%,再采用三转三吸制酸工艺应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沸腾焙烧含硫矿石以生产SO_2炉气在我国硫酸工业中已经普遍采用。它的优点是硫烧出率高,劳动强度低,有条件将操作控制集中遥控和自控,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可以焙烧浮选尾砂及贫矿,充分利用资源。但是它的炉气含尘量较以前采用的机械炉高得多;而且炉气出口的温度高达900℃,这就对系统降温除尘带来了新的要求。在我国沸腾炉发展初期,某些厂由于降温设备和除尘设备未能与此条件相适应,因  相似文献   
5.
今日土接硫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小硫酸工业战线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革命和生产形势大好。由于小接硫的日益普及,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能够自己生产硫酸。例如过去运到拉萨的一吨酸要1600~1700元。自从1971年5月1日拉萨建成小(土)接硫后,从而结束了西藏不生产硫酸的历史,满足了当地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对硫酸的需求。当前小(土)接硫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立足于支农。小(土)接硫都是自筹资金、材料,由于投资省,材料少,土法上马,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当年见效,所以能够在许多县、社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硫铁矿是我国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焙烧硫铁矿产生SO_2炉气,耗氧量要较烧硫磺为多,因此目前采用的两转两吸流程进转化器的SO_2浓度一般为8~8.5%。鉴于低温触媒的研制成功,在“七五”期间国内现有的大中型硫酸厂将逐步改用两转两吸流程,新建装置绝大多数也会采用两转两吸流程。  相似文献   
7.
纤维床过滤器用于捕集气溶胶中的分散棚,尤其是用于捕集细微的雾粒具有良好的捕集效果。这是因为捕集的液体要较固体微粒易于在纤维层上排除的缘故。国外硫酸工业上已广泛应用此种过滤器。国内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对此做了一定的工作。1977年以来南化公司研究院在对玻璃纤维床过滤器进行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对除雾沫机理及  相似文献   
8.
三转三吸是针对ψ(SO2)≥16%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制酸工艺。通过三转三吸工艺与国外正在开发采用高活性低温催化剂和耐高温催化剂的两转两吸工艺各自能达到的转化率比较,对目前国产催化剂在三转三吸工艺中会不会因二氧化硫浓度高使使用受到限制的疑虑进行了分析推论,最后阐明了三转三吸工艺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一、文氏管与旋风除沫器间的停留时间问题 文氏管除雾,主要作用是在喉颈处雾粒,与喷入的液滴的惯性碰撞而凝并到液滴上去,由于液滴具有较雾粒大得多的直径,这样就便于将集雾液滴除去而达到除雾的目的。 但是利用惯性碰撞使雾粒凝并到集雾液滴上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Stk数降低到0.0417时,其碰撞或然率已降低到零。从实践中证明,在目前三文流程的操作条件下,酸雾的浓度是0.03克/米~3。可以这样想,这些残余的酸雾其直径都是属于较小的量级,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化工操作中对气体的冷却、吸收,以及清除悬浮于气体中的颗粒,以往大多是在空塔或填充塔内进行,塔内喷洒液体,或者使气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液体层,以达到冷却,吸收、净化等目的。近年来为使设备简化、体积减小,对操作过程的强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不少新颖设备已经在工业规模中应用。例如温流式泡沫塔、淋降塔、文氏管等,这些设备所以能使过程强化的原因不外乎由于加快气液间的相对流速而使两相间的湍流程度增大,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和两相的接触表面易于更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