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3种品质物理强化再生粗骨料和不同取代率(Фz=0、50%、100%)取代天然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性能为:SA再生粗骨料混凝土FA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普通混凝土SBA再生粗骨料混凝土,SBA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均随着Фz的增大而增大,FA和SA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均随着Фz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以硫铝酸盐水泥和脱硫石油焦灰为复合胶凝材料,基于双氧水发泡工艺制备发泡保温材料。研究了水胶比和发泡剂用量对脱硫石油焦灰—硫铝酸盐水泥发泡体系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相同时,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均随发泡剂用量增加而降低,而抗压强度在发泡剂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趋于稳定;发泡剂用量相同时,干表观密度随水胶比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抗压强度随水胶比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当水胶比较低时,试块强度增长较快;当水胶比较高时,试块强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赤泥的性能及其用作矿物掺合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赤泥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研究了赤泥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赤泥作为矿物掺合料,当掺量为20%时,可以改善赤泥-水泥体系的抗折强度,又不会对抗压强度造成过大损失;在水泥用量相同时,双掺赤泥和粉煤灰体系的强度要高于单掺赤泥或粉煤灰体系的强度;碱激发剂有利于双掺体系强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再生微粉是废弃混凝土颗粒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粉状颗粒,其对环境以及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研究其基本性能,并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研究再生微粉不同掺量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大,因此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再生微粉的掺量为10%以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减小幅度较小,当掺量较大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5.
发泡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基于双氧水发泡工艺制成的一类轻质多孔的保温材料。试验研究水温、粉煤灰掺量、稳泡剂掺量和发泡剂掺量四个因素分别对发泡混凝土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制备工艺的搅拌水温为32℃左右;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40%;稳泡剂掺量为1%;基于成本、发泡效果以及试块的成型效果,发泡剂掺量为3%和3.5%。  相似文献   
6.
以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再生微粉为复合胶凝材料,基于双氧水发泡工艺制备发泡保温材料。研究发泡剂用量和再生微粉掺量对发泡水泥的气孔孔径、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以及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再生微粉掺量相同时,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均随发泡剂用量增加而降低,而发泡水泥的气孔孔径增大;当发泡剂用量相同时,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气孔孔径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而较小,而干表观密度和气孔孔径的减小幅度较小。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为0.96936。  相似文献   
7.
再生微粉是废弃混凝土颗粒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粉状颗粒,对环境以及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但可将其作为矿物掺和料制备混凝土,为此研究其不同掺量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大,因此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再生微粉的掺量为10%以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减小幅度较小;当掺量较大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8.
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和脱硫石油焦灰为复合胶凝材料,高锰酸钾为激发剂,双氧水为发泡剂,基于化学发泡工艺制备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研究变量水胶比和发泡剂用量对发泡水泥的抗压强度、干表观密度和气孔孔径的影响,同时研究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相同时,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均随发泡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气孔孔径增大,但是增加的幅度很小;发泡剂用量相同时,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均随水胶比的增加而降低,而气孔孔径增大;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为0.97805。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超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探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水胶比、胶凝材料总量以及矿物掺合料掺量对超高强混凝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水胶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矿物掺合料掺量对超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对后期强度的影响降低;胶凝材料总量对超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小,胶凝材料总量为600 kg/m3最佳。  相似文献   
10.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质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和不同取代率(取代率:0%、25%、50%、75%、100%)取代天然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为:化学强化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且均优于普通混凝土;三类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均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