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抽油机井偏磨的理论分析和统计数据研究,总结出了抽油机井偏磨的规律,为治理提供依据。通过分类及治理证明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已经可行,下一步应该重点从科学优化措施方案入手,有针对性的提高治理措施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长虹CHD-2机芯和CHD-3机芯是长虹公司开发的高清彩电机芯,CHD-2机芯除具有高清彩电的技术指标外,还具有多窗口显示全自动搜索节目2D动态降噪、轮廓增强、肤色增强、黑电平延伸、白平衡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3.
2.+5V-1失压保护该电路也由数字上的控制系统U202(HM602)的輧輴訛脚和外部电路组成,通过D402对开关电源输出的+5V-1电压进行检测。当因负载短路或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相似文献   
4.
石化行业智能化建设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物理系统(CPS)建设是实现石化行业智能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某炼化企业CPS建设需要,以变换装置建模为重点,采用混合建模方法进行模型的研发。通过Aspen plus模拟生产流程并进行灵敏度分析,模拟产生系列运行数据;利用混合建模方法对训练组数据进行挖掘,估算了反应器R2204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混合模型,并采用预测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所得模型在预测反应器出口最关键组分CO组成时相对偏差较小(25组数据平均偏差为2.78%,最大一组数据偏差不超过10%),证明模型可靠;基于此模型,对反应器进口流股S2220的温度和H2O/CO摩尔比值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进料温度为201℃、H2O/CO摩尔比值为51.35时,反应器出口CO的干基物质的量分数最小为0.406%,满足技术生产指标。本文采用混合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地预测反应器的产品CO组成,还可以集成到工厂CPS系统中,为后续的决策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小型喷雾冷却系统开发的需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喷雾冷却系统数理模型,在对传热过程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模拟方法进行系统的多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一定时,系统传热性能随喷雾体积流量增大、喷雾高度和工质温度降低而增强;主要操作参数对传热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排序为:热流密度>工质温度>喷雾体积流量>喷雾高度;根据冷却装置设计要求,模拟获得冷却系统的最优操作参数为:喷雾体积流量19.80 L·h-1、喷雾高度6 mm、工质温度10℃、热流密度30 W·cm-2。建立的模型对于喷雾冷却单相区的模拟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为小型喷雾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喷雾冷却过程的核态沸腾区,液滴与液膜及液膜内气泡的撞击对过程传热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以水为冷却工质的单液滴撞击带气泡液膜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研究过程现象和传热规律。结果表明,We为6.94、量纲为1的液膜厚度为0.5(对应液滴速度0.5m/s、液膜厚度1mm)时,撞击过程中液膜扰动不显著、运动形态近似波纹;当We增大到111.11(对应液滴速度2m/s)时,撞击过程中液滴与液膜接合处的表压达到6000Pa,成为颈部射流现象的推动力,并逐步发展形成冠状水花;撞击过程中气泡的存在会阻碍液滴与加热表面的直接接触,但随着气泡的破裂,液滴与加热表面直接接触换热,使撞击点附近表面传热系数远大于其他区域,提高了传热能力,且液膜厚度越小、液滴速度越大,表面传热系数峰值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喷雾冷却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