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综述了近年来烯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多家公司开发的烯烃催化裂解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烯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反应的主要催化剂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子筛的晶粒大小、硅铝比、添加改性剂和水蒸气处理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该技术的工业化研究进程,为有效利用我国炼厂和乙烯厂 C_(4~8)低价值烯烃及拓展低碳烯烃来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笔者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对其用量作了研究,并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等占空比矩形波信号的高实时性和高精度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离散频谱测频方法——谐波权重测频法。采用理论分析、MATLAB模拟仿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谐波权重测频法与汉宁窗傅里叶测频法、直接傅里叶测频法和硬件边沿测频法等方法对不同频率的测试精度和误差。结果表明:在有限采样样本及高实时性的要求下,在测量精度和方差方面,谐波权重测频法相对其他2种傅里叶测频方法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低频端尤为明显;在无尖峰误差下,谐波权重测频法与硬件边沿测频法测量精度比较接近,但在强电磁干扰下,谐波权重测频法优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V类化合物的通式为: RR′OPOSCH_2CH_2NR_2(R=C_1~C_3,R′=C_1~C_10,R″C_1~C_3),V类化合物EI质谱图最特征峰是带有胺基端的两种碎片离子峰,在其他部位发生断裂产生的峰个数少、强度低。具有相同胺基端的不同V类化合物EI质谱图相同,因此难于准确确定 其结构。而V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以准确确定其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使用Bio-Rad公司的 Tracer GC/FTIR对V类化合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传感设备在煤矿采煤和掘进工作面这种需经常移动的环境中使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硫化氢监测节点。介绍了节点电池供电电路、显示电路、光控电路、遥控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报警电路、无线组网模块等7部分硬件电路设计。实验测试表明,该节点具有功耗低、组网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工作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在煤矿井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焦化炉管内的工艺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炉管内油品在高温下存在着裂解反应与缩合反应,由于注蒸汽及裂化物的平衡汽化而存在着两相流动;对近来发表的有关热裂化反应模型、结焦模型、气-液平衡模型、两相流模型、热焓模型及油品基础物性关联式分别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本组收治17例椎管内巨大脊膜囊肿,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13~61岁,平均37.6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1.7年。临床表现为胸背部、腰背部疼痛不适及下肢麻木疼痛者11例,骶尾会阴部麻木不适4例,大小便费力困难者2例。结果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会阴部麻木不适和1例小便费力困难者改善不明显。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3.4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MRI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非常有意义。手术切除囊肿壁和封闭漏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后路中线和侧方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后路中线线缆和椎板夹技术以及寰椎侧块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68例先天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植骨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术中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无死亡、重残或其他手术并发症。47例获3月~7年随访,平均17个月。术后颈部疼痛均消失,肢体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过伸过屈位X光片检查显示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46例植骨块融合,1例术后1年复查发现植骨块吸收,做了翻修手术并随访1年,植骨块融合。结论后路中线线缆技术可以达到稳定寰枢椎、植骨融合的目的,适合大多数寰枢椎不稳患者;颈1-2侧块固定可以作为中线固定技术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