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杨春永  朱博  徐志义 《工程机械》2005,36(10):52-53
1轮式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概述转向液压系统是轮式装载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控制装载机的行驶方向,使之既能保持沿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又能保证转向的灵活性。轮式装载机的转向方式属于典型的铰接式转向,其转向动作是通过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经转向传动装置,使转向轮在水平面内偏转一定的角度来实现的。前不久,我们在做市场调查时发现,目前在国产装载机中广泛采用多种转向液压系统,比较典型的有开芯无反应型全液压转向器和单稳阀组成的转向液压系统、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和优先阀组成的转向液压系统和流量放大转向液压系统等,另外,有…  相似文献   
2.
在工装设计当中,存在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如:工装标准件(钻套、压板等)的重复绘制和切削力、量具等的设计计算等,往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还有,大型结构件如装载机前车架的点焊夹具,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设计完成,如果是液压或气动的夹具,设计及现场服务时间还要长,这在无形之中制约了夹具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夹具设计的效率,很早以前就采用了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由不同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的共聚物,其中w(GMA)=3%;然后将该共聚物与丙烯酸羟丙酯(HPA)、交联剂和可见光引发剂等混合均匀,涂布后在可见光照射和加热双重作用下进行交联固化,制取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结果表明:当共聚物中m(BA):m(MMA)=85:15、w(交联剂)=3%、w(HPA)=12%、w(光引发剂)=1.5%和光照时间为2min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剥离强度高达11.3N/25mm。  相似文献   
4.
1 存在的问题我公司生产的装载机前机架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以往采用一次上胎组焊完成,填块和动臂液压缸支承座焊后变形较大。填块变形影响了前机架上三组加工孔的同轴度及其与铰接孔的垂直度,而且造成四个填块受力不均。同轴度的偏差使得动臂、拉杆及铲斗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出现倾斜与偏磨;受力不均引起填块在使用过程中开焊。由于左右翼箱焊后收缩变形较大,使得两动臂液压缸支承座的间距和对称度均难以满足图纸要求,不仅造成装配困难,而且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动臂上耳座偏磨现象。2改进措施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先焊好翼箱…  相似文献   
5.
针对ZL50F双摇臂装载机动臂出现批量断裂的情况,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动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动臂的应力分布规律,找出了破坏原因并对动臂进行了改进,经过再一次分析表明修改后的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对该动臂进行了应力测试,通过测试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可知,在动臂有限元分析时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正确的,分析时的加载及约束情况与试验状况相似,两者之间的误差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
徐志义  陈东升 《工程机械》2004,35(11):51-53
针对ZL30F装载机前车架焊后变形超差率较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前车架的具体结构形式,制定并采用了合理的焊接工艺,使前车架的焊后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工程胶粘剂在工程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工程胶粘剂的优点,介绍了工程胶粘剂在工程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工程胶粘剂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光热双重固化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由不同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组成的共聚物,其中w(GMA)=3%;然后将该共聚物与丙烯酸羟丙酯(HPA)、交联剂和可见光引发剂等混合均匀,涂布后在可见光照射和加热双重作用下进行交联固化,制取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结果表明:当共聚物中m(BA)∶m(MMA)=85∶15、w(交联剂)=3%、w(HPA)=12%、w(光引发剂)=1.5%和光照时间为2min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剥离强度高达11.3N/25mm。  相似文献   
9.
徐志义  廖建和  唐盛斌 《粘接》2009,30(8):28-31
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胶。考查了引发剂、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采用滴加的方式,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6h,mBA:mMMA为85:15时,聚丙烯酸酯性能及聚合反应最佳。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分子结构,采用DSC分析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天然胶乳压敏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天然胶乳压敏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对天然胶乳压敏胶粘剂基体改性、增粘树脂乳化方法以及各组分的拼合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天然胶乳压敏胶粘剂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