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玻纤生产环节中,玻璃溶液的恒温控制是一个难点。提出把Smith预估时间补偿算法用于玻璃溶液的恒温控制,并且使用西门子S7-200 PLC来实现此算法。实践表明,使用Smith算法,提高了玻纤生产环节中玻璃溶液温度控制的精度,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水工模型试验,量测了采用废旧轮胎加糙后三维流速的分布。结果表明:加糙后近底流速明显降低,但整个断面的平均流速近似相等;随着轮胎排数的增加,水流紊流强度平均值增大,附加切应力增大,流体质点间相互混掺的情况加剧,从而使消能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环翼式桥墩局部冲刷防护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桥墩局部冲刷原理,在传统防冲刷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改变桥墩迎水面流态的新型环翼式桥墩,在不同流速、有无环翼式挡板以及不同的挡板位置下,试验研究了环翼式桥墩的局部防冲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环翼式挡板可有效减小桥墩的局部冲刷,当桥墩上的挡板与河床的距离约为水深的1/3时,与无挡板的桥墩相比近底垂向流速最大可减小96%,最大冲坑深度可减小57.6%,环翼式桥墩防冲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使用废旧轮胎对海漫进行柔性加糙,是提高消能防冲效率的有效方法。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量测了加糙后三维流速的分布情况,并计算出水流质点的三维相对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漫加糙后,表层水流的紊动强度和雷诺应力最大,两者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分析取水枢纽工程型式—水力自控滚筒闸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单介绍了虚拟仪器,虚拟仪器包括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测试技术和强大的自定义软件,即是在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由用户设计定义、具有虚拟面板、测试功能由测试软件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以水利测量自动化、集成化和水利信息数字化为背景,探讨了虚拟仪器在实际水利测量中的应用和综合测量仪器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玛湖砾岩致密油藏的开发存在着地层非均质性强,两向应力差大,天然裂缝不发育和物性差的问题,为了更经济有效的开发,在玛131井区首次开展了小井距立体开发现场试验,试验区整体采收率较高但经济效益并未达到预期,急需开展井距优化工作。本文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了完整的立体井网井距优化流程,同时结合压裂参数和响应特征提出了一种多井多段条件下快速拟合压裂缝网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开展系统性油藏工程分析,基于精细地质和地质力学模型采用非常规裂缝模型进行复杂缝网模拟与拟合,耦合油藏数值模拟开展生产历史拟合,通过压裂数模一体化模拟完成了示范区井距优化并结合大范围井距矿场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解析缝长和模拟缝长结果可相互验证,百3段水平井裂缝相对较长,平均支撑半缝长70.1 m,平均水力裂缝高度24.6 m;百2段水平井裂缝相对较短且存在穿层效应,平均支撑半缝长61.1 m,平均水力裂缝高度28.3 m。在具备一定渗透性的地层条件下,两套开发层系的井距均可适当扩大至200~300 m,在确保较高采收率条件下提高单井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优化验证后的井距范围可在同区块同层位进一步推广,所使...  相似文献   
9.
文恒 《化工文摘》2012,(10):54-55
分析新疆油田计量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多通阀PLC与计量PLC/RTU之间的控制方式,提出一套基于通信的软逻辑解决方案,实现计量站多通阀切换和单井产量的连续计量。介绍硬连接和软逻辑实现的方式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在明槽中进行柔性加糙试验模拟研究。确定了不同相对粗糙度下,加糙体数量、尺寸、布置形式对加糙后明槽糙率的影响,以及合理的糙体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