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采用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的银镜反应体系,对硅粉进行表面改性。对不同硅银质量比的硅银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硅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银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硅在脱嵌锂时的体积膨胀,改善了电极的循环性能。硅银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840mAh/g,30次循环后逐渐降至533mAh/g。  相似文献   
2.
电动车凭借着环保、节能和轻便等特性,不断成为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但是锂离子电动车续航能力差等缺陷,制约着其快速发展。而提高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开发出既能够延长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又能够解决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隔膜对蓄电池模块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蓄电池隔膜、电解质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美国国家新能源实验室的丹尼尔道体博士(Dr.Daniel H Doughty)发表了名为《电动车用蓄电池模块安全线路图指导》(Vehicle Battery Safety Roadmap Guidance)的报告书,为开发出高能量密度和高的安全性锂电子蓄电池模块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3.
热失控分为启动、加速、失控3个阶段。电池模块内部一旦有单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故障,目前阶段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迅速冷却整个模块以阻止热失控在电池之间的传播。在现阶段,实用化的可应用于电动车的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和传统的液态锂离子蓄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没有实质的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还原AgNO3制备纳米Ag颗粒,然后使其附着在Si颗粒表面,获得Si-Ag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考察研究了以30nm和80nm硅粉为原料,不同Ag添加量对Si-Ag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和TEM对样品进行表征。为进一步提高Si-Ag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增加复合材料中Ag的含量、增强Si与Ag的结合力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以ab-PBI为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性能,以草酸铵、硝酸铵、硫酸铵为造孔剂制备了一系列膜电极。对不添加造孔剂以及添加各种造孔剂对高温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以硝酸铵作为造孔剂,可在催化层中形成最佳的微孔结构,提高膜电极的有效电化学表面积,从而提高该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热法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在锂离子蓄电池正极粉体材料的制备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LiFePO4/C复合材料因为其高安全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水热条件下不容易获得分散性好的纳米级的LiFePO4粉体材料。本文通过研究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水热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水热法制备出分散性好、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和非水体系与生俱来的安全性差等特点,使得其安全性能和抗各种滥用条件的能力成为制约其发展应用的关键阻力。电动车用电池模块对安全性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本文的目标是为发展出既能够延长电动车行驶里程,又能够为解决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电池模块提出研发方向。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可能通过单一方法实现,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各学科各专业共同努力。一、安全性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电池短路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电池的正负极在电阻非常小的情况下相互连接的非正常通路。这种通路产生的热和过强的电能释放会导致电池寿命严重受损。发生在电池内部和电池外部的短路被称为内短路和外短路。在动力锂离子蓄电池中,内短路是造成电池安全性亟需被解决的问题由于内短路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都不同,加之内短路的过程也难以被重复出来,因此,迄  相似文献   
9.
加速量热仪在锂离子电池热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提供绝热环境,研究了三元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不同倍率充放电时的发热行为。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总热量由可逆的熵变热和不可逆的焦耳热组成。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发热量的大小主要由充放电倍率决定:低倍率充放电时电池发热量较小,0.2 C倍率时电池温度上升7.16℃,熵变热有明显的体现;高倍率充放电时焦耳热占主导地位,熵变热几乎可以忽略,1 C倍率时电池温度上升25.63℃。同一倍率下放电过程发热量大于充电过程,放电过程中电池荷电状态为0~10%时,直流内阻突然增大,此处电池发热功率最大。该研究对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的散热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阴离子交换膜,将五甲基胍功能化的氟化聚芳醚二唑(FPAEO-G)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溶液共混制备了FPAEO-G/PVDF复合离子交换膜。考察了PVDF比例对复合膜的溶胀率、吸水率、离子交换容量(IEC)以及电导率等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PVDF共混比例为10%时,复合膜在室温(20℃)下的溶胀率为10.93%,吸水率是42.98%,离子交换容量(IEC)为1.54mmol/g,电导率为1.37×10-2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