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相法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且反应副产物没有腐蚀性,有利于保护设备和环境保护。分别用表面羟基数、亲油化度等性能来表征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151确实已经和纳米二氧化硅表明的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透射电镜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在乙醇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  相似文献   
2.
煤焦油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含有多环芳烃煤焦油组分来改性酚醛树脂,在反应釜中按一定比例加入苯酚、甲醛、氢氧化钠和煤焦油.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4~7 h,真空脱水,得到了煤焦油改性热固性酚醛树脂.对改性后树脂的固含量、残炭值测定和热失重-差热分析,结果表明煤焦油加入量为苯酚质量的15%时改性树脂具有较大的固含量和残炭值,耐热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玻璃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和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体.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钛片为底板通过阳极氧化法在3种不同电解质溶液[1 mol·L-1硝酸铵乙二醇溶液(1-M ANEG)、0.1mol·L-1硝酸铵乙二醇溶液(0.1-M ANEG)、0.1 mol·L-1硝酸铵水溶液(0.1-M ANA)]中制备二氧化钛,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0.1 mol·L-1硝酸铵乙二醇溶液中制得的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且表面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5.
转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性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转铁蛋白的结构、功能、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转铁蛋白分离纯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TG—DTG技术,用多重升温速率方法,计算了镁钙砂颗粒表面碳酸化和水化碳酸化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并对经碳酸化和水化碳酸化表面改性后的镁钙砂进行了抗水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镁钙砂水化碳酸化表观反应活化能Ea从单纯碳酸化时的189 kJ.mol-1降至155 kJ.mol-1;而经水化碳酸化表面改性后的镁钙砂的水化增重率则从单纯碳酸化时的0.95%降至0.43%。即镁钙砂碳酸化反应过程中水蒸气的引入提高了镁钙砂颗粒表面的反应活性,使其因碳酸化反应程度提高而抗水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Triton X—10/正辛醇/环己烷/水(或氨水)油包水(W/O)型微乳液,讨论了微乳液相关性质与含水量的关系;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制备的微乳液中受控水解制得纳米SiO2粒子,并用FT—IR、TEM、比表面测定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含水量和硅源浓度与粒子尺寸相关,TEM照片显示粒径40~80 nm。  相似文献   
8.
镁钙质耐火材料遇水易水化的特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国内外研究的防水化方法大致有:表面处理,加入少量添加物,活化烧结,密封包装,生产工艺控制等。水化碳酸化是表面处理防水化方法中较为理想的一种,主要是利用CO2气体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对镁钙砂进行处理,使其表面生成碳酸盐薄膜,达到抗水化目的。本研究采用水化碳酸化法对MgO-CaO砂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CO2流量、水蒸气温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表面改性MgO-CaO砂抗水化性能的影响。1 试验原料和装置采用中国东北地区生产的合成MgO-CaO砂,粒度为 1~2mm,其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硫酸法钛白生产中系列浓度钛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并根据系列稳定性数据调节水解工艺,在水解初期适当延长升温时间,水解后期加入适量的稀碱液。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偏钛酸的粒度分布及粒子形貌。结果显示,调节工艺后得到的偏钛酸粒度分布曲线的半峰宽缩小,整体均匀性较好;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调节工艺对小粒子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水解率达到97.0%。  相似文献   
10.
冷却水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藻类污染作为水体污染的一部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对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去除冷却水中的藻类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概述。综述了光磁协同、电化学等物理除藻方法,铜电解、臭氧氧化、化学药剂复配等化学除藻方法,以及利用水网藻和改性海带的生物除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除藻机理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