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主要对乘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和测定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吸附管的活化处理、标液的配制、标液及样品的保存、采样环境温湿度、采样流量、载气纯度、色谱仪条件等对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避免此影响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脂溶性改性条件的确定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种不同的酰氯作为原料与水溶性茶多酚进行反应,合成脂溶性茶多酚,考察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改性反应的影响,发现了茶多酚的脂溶性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得出脂溶性含量在50%~60%的改性产品抗氧化性能最好.并通过比较不同酰氯对改性产物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佳改性试剂应为碳原子数在12以上的直链饱和脂肪酰氯.  相似文献   
3.
乌东德水电站地处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上,环境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给安全建设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全面深入查清乌东德水电站坝区产生岸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因素,研究制定了工程治理措施和管理手段,经过现场实施的检验,证明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柴油机工作过程中内碳基微粒的氧化温度、最大氧化速率温度和燃烧结束温度等氧化特性.通过非等温法对腔内不同时间段的碳基微粒取样,研究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性,并分析共轨压力、发动机转速、柴油机腔内的燃空当量比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分析柴油机工况对微粒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燃烧开始到燃烧结束,不同取样时刻得到的柴油机微粒拉曼光谱中的G峰强度与D峰强度的峰值比I G/I D在1.06~1.30之间变化.随着柴油机中共轨压力的升高以及燃空当量比的增加,IG/ID峰值比呈现增加趋势;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IG/ID峰值比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6.
主要针对ABB MOD300 DCS系统存在的死值会引起现场自控有时中断的缺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其组态参数COUNT值的研究、修改,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A new long-pulse high electron temperature(Te) regime has been achieved on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by pure radio frequency heating. In this new scenario, there are mainly two confinement states involving two magneto-hydrodynamic(MHD) modes, one of which is identified as m/n = 1/1 kink mode(where m and n are the poloidal and toroidal mode numbers,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evolution of the kink mode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three-dimensional, toroidal, and n...  相似文献   
8.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Cu~(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氧氯丙烷对花生壳改性制备吸附剂,并用其吸附水溶液中Cu2+。实验结果显示,花生壳的改性条件为:花生壳5.0 g,浓度为1.5 mol/L NaOH溶液100 mL,环氧氯丙烷5 mL,反应温度30℃,反应40 min;用上述条件改性花生壳0.3 g,吸附初始浓度50 mg/LCu2+溶液,控制溶液的pH为5.0,吸附时间3.0h,对Cu2+吸附率可达96.0%,高于未改性花生壳的70.4%,使吸附率提高36.4%。  相似文献   
9.
乌东德水电站是国内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坝址区河谷高、陡、窄的特征十分显著,给开挖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为实现大坝边坡和建基面精细开挖,从施工工艺、爆破技术、施工安全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对开挖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了适用于陡倾岩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和建基面精细开挖技术,并在乌东德水电站成功应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