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洪雅真  朱利会 《化工进展》2018,37(3):1130-1136
以阿霉素(DOX)为小分子化学药物模型,采用吸附法对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多孔微球进行载药,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PD)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对DOX-PLLA复合微球的形貌粒径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药物及材料的理化性能、载药性能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其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载药量之间的PLLA多孔微球粒径并无显著差异,均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适合肺部可吸入给药的条件;化学组成未见明显改变,物理结构由结晶态变为无定形态;随载药量的增加(2.9%,4.0%,4.6%),包封率逐渐降低(56%,51%,44%);药物的体外释放与原料药相比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最长释放时间可达5天,表明DOX-PLLA复合微球有望作为缓释制剂用于肺部给药。  相似文献   
2.
朱利会  陈爱政  王士斌 《化工进展》2014,33(7):1832-1838
肺部给药作为一种非入侵式的给药方式,在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给药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高分子多孔微球是最适合肺部给药的药物载体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分子多孔微球的几种传统制备方法,分析了这些制备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的优点及缺点。随后本文针对传统的高分子多孔微球制备条件难以单独控制,药物不能有效包封等问题,对近年来研究者们为了提高多孔微球的性能对其进行的物理化学改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观点。最后对肺部给药用高分子多孔微球不同的制备方法的相互结合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