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天然除虫菊素的主要成分之一菊酸,是右旋反式(1R:3R)的立体构型。人工合成的除虫菊酸,若采用重氮乙酸乙酯对烯烃的加成环化反应,则产物是顺反异构体和外消旋体的四个异构体的混合物。用合成的方法获得与天然除虫菊素具有相同构型的菊酸,乃是近年来合成除虫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马特塞(Ma-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苄呋菊酯(Resmethrin)是英国Rothamstad实验站M.Elliott等人于1967年首先合成的。它是继烯丙菊酯(Allethrin)、胺菊酯(Tetramethrin)以后又一个重要的拟除虫菊酯新品种。苄呋菊酯对家蝇的毒力是天然除虫菊素的50倍,而其对鼠类的毒性约为天然除虫菊素的四分之一。因此,苄呋菊酯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家庭卫生用杀虫剂,而且由于其毒性极低,在储粮方面也具有广泛的用途,1975年联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苄氯菊酯自从1973年问世以来,由于它高效低毒、对光稳定的独特优点,使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于大田防治虫害找到了比较现实的途径。近四、五年来,各国竞相研制,合成路线不断更新。概括地讲,主要中间体二氯菊酸比较成熟的有以下四种合成路线: (一) NRDC法将菊酸酯通过臭氧氧化及Wittig反应制成二氯菊酸(或二溴、二氟菊酸),然后可制成拟除虫菊酯。该法纯属研究性质。 (二) Farkas法自异丁烯与三氯乙醛合成制得烯醇(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