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厂是生产按钮、行程开关和时间继电器等系列产品的专业厂,产品量大面广,品种繁多,特别是按钮与行程开关,全年产量不下数百万件。随着生产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出现,就涉及到要解决“物流技术”的新问题,其中之一是盛器“周转箱”。由于我厂车间分散在市区与市郊,甚至远在无锡,为此零部件需反复流转,如果无一定标准规范的周转箱合理安放,将会造成大量零部件磕碰、损伤和散落。下面介绍我厂周转箱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掺银复合颗粒.分析了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形成机理,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FT-IR)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等手段对Ag/SiO_2复合颗粒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颗粒(290 nm)尺寸均匀,近似球状,银颗粒(4 nm)均匀分布在二氧化硅表面,硅烷偶联剂KH-550影响了银粒子在复合颗粒中的分布状态,对Si-O-Si网络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有效抑制了复合颗粒的团簇程度.  相似文献   
3.
Ag@SiO2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化学还原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光化学还原法在大颗粒负载型SiO2表面上成功制备了负载型Ag@SiO2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球形银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球形SiO2复合粒子表面,复合粒子粒径在150~180 nm,且颗粒均一、分散性好.银粒子的粒径在10~15 nm,样品中银粒子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晶型很好,银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吸收的最大峰位于474 nm.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短波长光存储材料,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共掺杂的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实验发现,与未掺杂银的薄膜相比,掺杂银的复合薄膜中甲基橙的吸收蓝移了6nm.提出并利用超分子结构模型分析了该吸收蓝移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这种新的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吸收波长在400~500nm,且可望与GaN激光器在光存储技术中匹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