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62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60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低变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低变工艺是变换工段节能改造和扩大生产能力和一项有效方法。该法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改造易、见效快等特点,且应用面广。6年来,50多家中小型厂的工业应用证明,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对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特性、结构、失活等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得变换工段进行变革有了物质基础。传统的变换工艺全部使用Fe-Cr系中变催化剂,由于起活温度高(一般为280~300℃),因此该工艺存在能耗高及净化度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近20年的不断开发与工业实践,以下两类较为先进的中变串低变和全低变工艺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高温变换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X射线衍射的基础理论出发,根据水化硅酸钙的X射线衍射谱形的变化,提出了一个测定其结晶度的简便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水化硅酸钙的结晶度随合成时间延长而升高。同时,对方法本身可能引起的误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论述了Co-Mo-K/γ-Al_2O_3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失活的分类、活性中心结构、失活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课题研究的路线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常温微量氯气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一次等量浸渍法制备氯气吸附剂,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进出口的微量Cl2并重点分析了影响氯气吸附剂性能的一些评价参数,对于改进测定方法,准确测定微量氯气,提高Cl2吸附剂的净化性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索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与聚醚砜(PES)电纺的最佳比例,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并探讨其骨细胞相容性。分别以n-HA/PES:20/80,15/85,10/90(质量分数,下同),PES22%为电纺的比例,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通过气电幼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醚砜的复合纳米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并在制得的纳米材料上接种成骨细胞,发现当n—HA与PES比例为10/90时,纺丝效果较好,纤维分布均匀;接种成骨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在增殖上具有优势。从而证明气电纺制备的n—HA/PES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骨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X射线衍射测定高岭石结晶度的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解决了欣克利(D.N.Hinckley)结晶度指数法难以测定低结晶高岭石以及误差大等问题。本法可给出不同结晶度高岭石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以及读者服务等多个区域都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并具有互动性、想象性、沉浸性这三大特征,同时增添了多维空间的视觉感触和人机互动,技术互动使用生成了这两种视景,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关注并推广虚拟现实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