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度有序多孔氧化铝膜。研究了多孔氧化铝膜的光透过、光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当波长低于290 nm时,透过性较差;在波长290~400 nm附近氧化铝膜的光透过率发生突变;当波长高于400 nm时,光透过性较好。光致发光测试表明多孔氧化铝膜在400~550 nm之间有一个较宽的蓝色发光带,发光峰在450~460 nm。发光谱的峰位与氧化电压有关,随着电压的增大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2.
利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地在模板孔道内制备了Au纳米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Au纳米线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板的孔径均匀,孔道平直。Au纳米线均匀分布在PAA纳米孔中,直径与PAA孔径一致,约50 nm,且为多晶结构。  相似文献   
3.
多孔氧化铝模板中交流沉积钴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PAM).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地在模板孔道内制备了Co纳米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Co纳米线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板的孔径均匀,孔道平直.Co纳米线均匀分布在PAM纳米孔隙中,直径与PAM孔径一致,约50 nm,并沿Co(111)晶面择优生长.  相似文献   
4.
交流电化学沉积铜纳米线阵列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孔高度有序的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采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AAO模板孔道内制备Cu纳米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Cu纳米线的形貌、晶体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板的孔径均匀,孔道平直。Cu纳米线均匀分布在AAO模板纳米孔隙中,直径均一,并沿Cu(Ⅲ)晶面择优生长;AAO模板孔道生长铜纳米线不光滑,成凹凸状,并对此沉积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聚合物-聚己内酯(PCL)为原料,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酰胺(DMF)为混合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尺寸的PCL纳米纤维,研究了不同的PCL溶液浓度和针头尺寸相关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微观形貌结构和尺寸分布的影响,同时对有序PCL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仪器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新形势下的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存在着无专业类相关教材,教学内容陈旧,考核形式单一,实验训练不足的现象。文章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色,从实际需求出发,对《现代仪器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建议,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改进,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7.
张鹏  申国柱  傅日红  苏伟明  李承勇 《广东化工》2014,41(22):210-211,213
微量铁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铁缺乏与铁过量均会导致人体疾病。文章利用绿色合成方法,用菠萝蛋白酶修饰纳米金颗粒,得到的蛋白质-纳米金复合体可以用于比色检测水体中的微量三价铁。检测体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线性检测范围为0~20μM,R2=0.99。  相似文献   
8.
生物酶产品在清洁地面油脂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酶产品在清洁油脂地板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清洁效果好、去除异味、防止地板滑、清除缝隙污垢等优点,彻底解决厨房地面的油脂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科学、合理编排实验,重视实验条件的改善和教学形式改革,开放实验室,开设研究创新性实验三个方面探讨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罗非鱼是重要的养殖鱼类,因蛋白含量丰富,肉质可口,广受消费者欢迎,此外,其繁殖时间短,成本较低,是主要的经济鱼类。但是,罗非鱼在流通过程中容易发生品质变化,失去食用性,甚至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文章简要介绍了鱼类腐败变质机制,并从化学变化、肌肉蛋白质方面、微生物变化和新鲜度变化方面综述了罗非鱼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文章的最后,对罗非鱼品质变化加以总结,并对其保鲜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