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李明玺  李庆良 《水泥》1994,(11):43-43
链轮提升机被动轮的滚筒化改造李明玺,李庆良山东省长清水泥厂(250304)我厂HL400斗式提升机经常掉链、磨损较大,致使设备运转率不理想。我们从卷扬机滚筒受到启示,对提升机被动轮实施了滚筒化改造,不仅减少了链条、链轮的磨损,还杜绝了掉链现象,使维修...  相似文献   
2.
婺源不同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婺源地区2个本地茶树品种(本地群体种和上梅洲)及3个引进品种(翠峰、迎霜、赣茶2号)为材料,制成婺源茗眉绿茶成品,通过对这5份成品绿茶进行品质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来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婺源茗眉的适制性和制茶品质,为选择合适茶树品种并推广婺源茗眉提供理论依据。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翠峰总分最高,品质最好,其他依次是上梅洲、赣茶2号、本地群体种和迎霜。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5份成品茶水浸出物含量在42.23%~44.28%之间;茶多酚含量均普遍较高,在30.12%~31.18%之间;而咖啡碱含量普遍偏低,在2.18%~2.4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含量赣茶2号最高,为3.84%;儿茶素总量差异显著,在8.04%~9.45%之间。从生化成分测定和感官审评结果可以看出翠峰和上梅洲所制婺源茗眉茶品质最好,是最适宜制作婺源茗眉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3.
袁红秀  李明玺 《云南建材》2011,(10):200-201
文章从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强调重视路基结构内部的排水设计,最后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4.
茶树富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多种具有广泛保健功能的植物代谢产物,黄酮是一类主要的茶多酚成分,谷氨酰胺是合成茶氨酸的前体物质。本研究拟从转录组水平阐明靖安白茶茶多酚,茶氨酸等产物代谢途径相关基因。本研究主要以靖安白茶芽和老叶为材料,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4000(Hi Seq/Mi Seq 4000)对其芽和老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测序结果共得到100568条unigene序列,碱基数为95121064 bp,Nr获得32530个功能注释,KOG获得30087个功能注释,GO获得29010个功能注释,Swiss-Prot获得24553个功能注释,Pfam获得18576个功能注释,并通过GO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掘靖安白茶芽和叶中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谷胱甘肽化合物代谢途径相关的差异unigene序列。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靖安白茶的茶多酚和茶氨酸等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提取物降血糖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余甘子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其对LO2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 RNA表达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元件(PPER)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活性的影响。该实验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对余甘子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得到三个组分;采用Real-Time 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研究余甘子提取物及其有效组分对GLUT-2和PPARγm RNA表达和PPER和NF-κB荧光素酶活性。余甘子提取物可以显著升高GLUT-2和PPARγm RNA的表达和PPRE报告基因的活性,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可以降低NF-κB报告基因的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大孔树脂柱30%乙醇洗脱物为其有效活性组分。通过Sephadex LH-20,ODS和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分离鉴定了一个主要的成分为没食子酸;余甘子可能是通过升高GLUT-2和PPARγ的表达和抑制相关炎症通路发挥降血糖作用,没食子酸可能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对当前的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城市存量地区的复杂特征和回归人本的转型需求,存量空间规划作为维护公众利益、协调空间利益的公共政策,迫切需要在规划过程、规划方法等方面加快转型与创新。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针对城市建成区如何更好地优化配置现有的资源要素,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及城市氛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提出了海淀双圈营造的思路。文章结合过去5年围绕海淀双圈营造的实践与研究,以协同治理为分析视角,透过规划政策制订、实践案例跟踪、多元主体访谈等维度,对存量空间规划本身的定位作用、规划实施的机制特征、多元主体的协作互动等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提出针对未来存量空间规划的转型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