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在不同加工温度和转速下的流变性能、塑化行为和结晶性能,探究了塑化效果、微纳层叠器数量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和PVC专用料吹塑成膜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升高、转速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凝胶化度增加,塑化行为进行越充分,而平衡扭矩随着加工温度升高而减小,随转速提高而增大;PVC结晶度随加工温度提高而增大,随转速增加而下降。在加工温度为185℃下,随着转速的提高,试样的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大,而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在转速为40 r/min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8 MPa和23.3 MPa,;在转速为40 r/min下,随着加工温度的提高,试样的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大,而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加工温度为185℃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6 MPa和22.6 MPa。PVC片材的密度和纵向拉伸强度与微纳层叠器数量成正比;与未加微纳层叠器相比,经过6节微纳层叠器后吹塑成膜的轴向拉伸强度提高13.5%,轴向断裂伸长率提高12.4%,轴向直角撕裂强度相应提高34.7%。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电石法聚氯乙烯(PVC)树脂粉与乙烯法PVC树脂粉在力学性能、塑化性能、粒径分布、热稳定性、鱼眼、吸油率等方面的差异,并解释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乙烯法PVC树脂的力学性能要优于电石法PVC树脂;(2)电石法PVC树脂粉干混料的塑化性能要优于乙烯法PVC树脂粉干混料;(3)电石法PVC树脂粉的粒径更大,粒径分布范围更宽;(4)电石法PVC的热稳定性要比乙烯法PVC的热稳定性差;(5)电石法PVC的表观密度要比乙烯法PVC小;(6)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在吸油率与出现鱼眼缺陷上的概率的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在挤出聚合物熔体过程产生的持续剪切作用,制备出PVC/nano-SiO_2复合材料片材,并通过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真空干燥箱、万能试验机等对片材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1)随着nano-SiO_2用量的增加,最大扭矩和最小扭矩不断增大,但平衡扭矩维持在同一水平,而塑化时间先减小后增大,熔融因数先增大后减小,且在nano-SiO_2含量为3%时取得最大值,加工性能最佳。(2)试样的加热损失率随着nano-SiO_2用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用量为3%时加热损失率最小。当nano-SiO_2用量为3%,同1层试样比较,9层试样的加热损失率降低34.5%;81层降低36.3%;729层降低41.7%。(3)随着nano-SiO_2用量的增加,PVC/nano-SiO_2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逐渐增大,nano-SiO_2用量为3%时达到最大,当其用量超过3%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nano-SiO_2用量为3%时,与1层试样比较,9层试样的纵向拉伸强度提升了3.6%;81层试样提升了17.6%;729层试样提升了25.5%。(4)nano-SiO_2用量为3%时,伴随微纳层数增加,纵向屈服强度增大,界面作用不断增强;加入6节微纳层叠器(微纳层数为729)时,nano-SiO_2用量为3%时的界面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刘冰  李经龙 《消费电子》2013,(8):209-209
如今企业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越来越高,而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当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果专门聘请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其维修成本会较高,同样还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为此,必须加强计算机维护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在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节约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网络新时代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离不开的忠实伙伴。从档案管理工作、设计师的平面设计工作到办公人员的Word文档编辑任务,都是需要由计算机协助完成的。但是由于一些计算机使用者并不具备足够的计算机使用技巧,每天总有许多不同的计算机故障出现。作者希望就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对日常计算机维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帮助计算机使用者减少因为计算机故障问题而无法正常使用计算机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统计了部编版小学到初中语文教材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对应文学旅游目的地的作品,据此得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出现频次.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语文教材对人们的文学旅游地感应空间特征、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语文教材塑造的文学旅游感应空间中除西部外感应强度都较强,且以浙江为中心,浙江感应强度又以杭州和绍兴为中心;文学旅游地的发展主要有作者生平地点修复、作品描述景点开发、作品虚构场景重现、立足于故事发生地、发挥传承和保护价值这五种模式;文学旅游的发展受文学旅游资源禀赋、文学旅游开发禀赋、文学旅游经济效应、文学旅游产品同质化、文学旅游地的地理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统计了部编版小学到初中语文教材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对应文学旅游目的地的作品,据此得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出现频次。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语文教材对人们的文学旅游地感应空间特征、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语文教材塑造的文学旅游感应空间中除西部外感应强度都较强,且以浙江为中心,浙江感应强度又以杭州和绍兴为中心;文学旅游地的发展主要有作者生平地点修复、作品描述景点开发、作品虚构场景重现、立足于故事发生地、发挥传承和保护价值这五种模式;文学旅游的发展受文学旅游资源禀赋、文学旅游开发禀赋、文学旅游经济效应、文学旅游产品同质化、文学旅游地的地理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