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杜湛 《发现》2010,(6):51-51
对于催眠的偏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催眠本身悠久而神秘的发展历程影响了人们对催眠的认识。远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在庙宇里为患者“治疗”了。他们采用的治疗方式和现代催眠治疗有相似之处。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某种仪式(鼓乐、舞蹈或念咒语)让患者的意识变得狭窄,然后施以疾病会痊愈的暗示。这种原始的治疗方式难免给人一种“诡异”和“巫术”的印象,从而使催眠落下了“不科学”的名声。  相似文献   
2.
杜湛 《发现》2010,(7):27-27
1996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强奸案。几个月内,先后有20多名妇女被强暴。DNA证据和犯罪方式分析显示,所有这些强奸案均系一人所为。可是,警方在侦破时遇到了麻烦,找不到有关犯罪者的任何线索,因为所有受害者都无法清楚地回忆起罪犯的面部特征。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很常见的,是一种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3.
杜湛 《发现》2010,(5):46-46
今年3月,我应邀到春城,在云南大学作了一个有关催眠的讲座。我问在场的听众是否经历过催眠,如果有的话就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听众寥寥无几。其实,催眠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杜湛 《发现》2010,(4):44-44
(接上期) 和孩子一起作决定:由于年龄、阅历的局限性,孩子的想法难免会有偏差,父母应学会不要在开始的时候就全面否定孩子,而是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话中有道理的部分,然后提供更多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帮助孩子全面分析问题,找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杜湛 《发现》2010,(2):26-26
我曾辅导过一个叫玛丽的母亲,她的苦恼是不知如何和13岁的女儿相处。玛丽跟我说,她的女儿叫珍妮,曾是一个非常可爱、乖巧的“小天使”,但最近这些日子珍妮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再也不听话了,凡事都和她顶撞,母女俩经常吵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玛丽对我说:“这好像是一场噩梦,太可怕了!”我告诉她:“恭喜你,珍妮长大了!她已经开始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青春期。。”  相似文献   
6.
杜湛 《发现》2010,(3):46-46
听的艺术 要想让孩子听你的,你首先要学会听孩子的。与孩子沟通时,第一步要做到会听。我常听家长说:“这孩子什么都不跟大人说,但跟他的朋友却说个没完。”其实错不在孩子,这是父母与其沟通不畅所造成的。那么,父母怎么听,孩子才愿意开口呢?  相似文献   
7.
杜湛 《发现》2010,(1):14-14
心理治疗听似神秘,其实是“出土文物”,而且生活中无处不在,古老的算命、看手相、相面,本质上都是某种形式的“心理治疗”。现代社会中的老师、神父、长者、亲人或朋友都扮演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但效果如何,则是仁智之见。现代的心理治疗起源于在教堂向神父忏悔,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