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学刚  杨洪光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6):1886-1889,1894
前列腺磁共振(MRI)图像的自动分割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但是前列腺区域所占比例过小、组织边界模糊等问题为自动分割带来极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DenseNet的前列腺MRI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以现流行的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迁移学习的思想,将DenseNet从自然图像迁移到前列腺数据集;采用反卷积和类似U-Net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实现端到端的图像分割。同时引入并改进Dice相似性损失函数以解决前列腺MRI中背景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前列腺区域和一些像素难以准确分割等问题。通过在PROMISE12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提出的方法Dice相似性系数达到93.25%,Hausdorff距离小于1.2 mm,相较于目前的主要方法,分割效果更好、所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杨洪光 《广州化工》2012,40(11):185-186
铅电解生产的析出铅,在新开产时含铜超标的原因为:阳极泥中铜的溶解、铜盘管加热器氧化、滤液和新酸的加入,在生产过程中含铜超标的原因为:阳极含铜超标、阳极泥脱落或搅浑、析出铅结晶粗糙、盘管加热器的腐蚀。针对各种影响因数,分别采取针对性的办法,解决了析出铅含铜超标的生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了粗铅火法精炼的原理和生产工艺,分析了现有精炼过程采用的加硫除铜工艺存在硫磺消耗多、操作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并借鉴国内生产厂家的成功生产实践,分析了低温除铜、适量提高粗铅中As、Sb含量除铜和加铅精矿除铜等几种工艺方法相比加硫除铜工艺的优越性,提出了粗铅火法初步精炼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高电流密度生产时降低铅电解直流电耗的影响因数,提出了降低槽电压和提高电流效率的具体办法。实施后电流密度由150 A/m2提高到200 A/m2时,直流电耗由105 kW.h/t-Pb降低到90 kW.h/t-Pb,达到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减少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PS转炉吹炼中,各阶段吹炼终点难于把握的情况,通过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转炉吹炼原理,分析转炉吹炼终点判断不准的原因,总结出一套比较准确的转炉吹炼终点判断方法,判断准确率达到98%以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泥行业: 进京水泥受阻涨库 全行业无实质性影响  和企业电话问候中了解到,水泥生产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没有停产的,连北京市内企业也是正常生产,只是北京周边河北、天津部分企业水泥产品由于公路运往北京受阻,快要库满停产了,铁路运输不受影响。 建材市场: 北京暂入“休眠期” 其他省区影响不大  疫情突发,对北京地区的建材市场影响很大,据抽样调查表明,全市建材、装饰、家具市场人流量仅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日销售量仅为去年同期的30%左右。原因明显,装饰工程大部分停工(包括公共工程装…  相似文献   
7.
杨洪光 《广州化工》2012,40(10):156-157
介绍了我国北方某电解铜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购的阳极含砷较低而含锑较高。针对这种阳极板,采取了合理控制电解液成分、合理选用添加剂种类和控制用量、提高电解液温度、改变电解液循环方式、由常规电解改为周期反向电解等技术措施和完善操作方法,使电铜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8.
Mg-9Gd-4Y-0.5Zr合金高温蠕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g-9Gd-4Y-0.5Zr合金铸态的室温组织以及T6状态200、250、300℃/50 MPa条件下的蠕变行为和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态下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固溶体和沿基体晶界分布的富含(Gd,Y)元素的片状共晶相构成。T6(固溶+时效)状态下,随着蠕变的进行,片状共晶相的数量有所增加。由合金的蠕变曲线可知,蠕变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金的蠕变机制主要是位错攀移和晶界滑移,蠕变断裂主要是通过三叉晶界处楔形裂纹形核+长大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足底动静脉(arteriovenous,AV)脉冲系统模拟人行走时腿部血液循环的生理过程,促进血液流动,针对下肢不能行走的病人,对足底动静脉间歇加压,减少静脉淤滞,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降低血栓症及其并发症的风险。本文重点讨论了足底动静脉脉冲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根据下肢静脉血流的典型生理值,给出了硬件设计原理和主要电路的设计方法,阐述了脉冲压力的控制方法。完成了全部样机设计与实验。实验表明,本文给出的设计方法是合理正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