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有机单体直接电化学聚合技术在材料表面涂覆保护层,是材料改性、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防腐蚀性能的一种新方法。据报道,在半导体电极上涂覆聚吡咯膜和聚苯胺膜等可防止电极光腐蚀,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在铁、锌、铜等普通金属上涂覆对聚苯氧及其衍生物膜、聚丙烯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研究进展--第56届国际电化学学会年会回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曾蓉  沈培康 《电池》2006,36(1):24-26
主要综述了第56届国际电化学学会年会中有关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情况。质子交换膜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仍是研究重点,其中,涉及电催化剂的制备、表征、机理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报道较多。适合碱性条件下使用的非铂催化剂研究再次活跃。可控纳米晶体制备、原位红外光谱、纳米电极或微电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离子导电膜仍然是燃料电池研究的重点。除了氢和甲醇,甲酸、甲醚、乙醇、乙二醇、甘油和硼氢化钠等燃料也受到研究。SOFC的研究集中在电解质及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王振友  沈培康 《电池》2006,36(5):408-409
介绍了第三届广州国际燃料电池会议的情况,150多人参加了会议,提交了论文89篇。会议期间召开了中英双边座谈会。本次会议对加强国际合作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树芹  王毅  沈培康 《电池》2007,37(6):457-459
从热力学、动力学及乙醇渗透等方面,综述了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研究面临的挑战.从热力学角度看,在低温(<100℃)时,乙醇的最大热力学转化效率低于14%,降低了DEFC的效率;从动力学角度看,目前对乙醇氧化活性最高的Pt-Sn催化剂仍不能使乙醇完全氧化,降低了DEFC的法拉第效率;乙醇渗透可能带来的后果,加大了研究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5.
2.4 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 SOFC是类似于MCFC的高温燃料电池,但使用固体电解质。由于FOFC在1000℃左右工作,使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在那么高的温度下,所有燃料都会自动地进行内部重整并迅速地氧化成最终产物;(2)由于S工作在高温下,燃料中的杂质对其影响很小,比如燃气中若含50ppmH_2S,电池的电压只下降5%,且对电池本身没什么损害。即可以使用非经处理的燃气。(3)固体氧化物很稳定,在电池工作条件下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沈培康 《电池》2002,32(3):184-186
燃料电池经过 10 0多年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已在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 ,目前燃料电池的成本太高 ,没有商品化价值 ,从而阻碍其产业化发展。对燃料电池产业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认为降低成本是燃料电池可能商品化的主要条件 ,而降低成本的关键是材料和成型工艺。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 ,必须通过减少用量或发现新材料而取代目前使用的催化剂、离子交换膜和双极板 ,才能大幅度降低电池的价格。由于燃料电池是一个系统工程 ,提出协同作战、联合攻关的思路 ,对利用有限经费获取丰硕成果提出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组合技术开发和工程实际,提供一套先进实用的全液压卷取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自动化配置及其控制性能,着重分析了卷取控制、踏步控制系统的控制思想和优化方案,以求在卷取技术开发和实践应用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Ti4+掺杂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掺杂钛合成了Li1-yTiyFePO4,研究了原料钛的掺杂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yTiy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L9(33)]确定合成橄榄石型Li1-yTiyFePO4的最佳工艺为:掺杂Ti4+量为1%(摩尔分数),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16 h.经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构国内引进的大型电炉,介绍了过程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系统配置,并对电炉钠的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甲酸在Pt旋转圆盘电极上的氧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甲酸在旋转圆盘Pt电极上氧化的循环伏安图,发现在循环伏安图上的阴极扫描过程出现了2个峰取代了通常观察到的单峰,解析了这些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羰基吸附物的氧化,并提出了新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