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岩相分析和同步热分析(TG-DSC)等方式,开展石灰石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和热分解特性研究,并使用悬浮炉探究温度、CO2浓度对石灰石热分解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和CO2浓度的降低,反应时间逐渐变短后趋于平缓;在950℃时78%CO2浓度条件下τ90约为43.2s。该研究将为优化高CO2分压下生料分解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究了氯化钾溶液提取法和纳氏试剂法两种方法在水泥生料中氨含量检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并进行了第三方检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钾溶液提取法适用于0~50 mg/kg浓度的氨含量检测,而纳氏试剂法适用于20~100 mg/kg浓度的氨含量检测,本研究为水泥生料中氨含量检测提供指引和参考,对水泥工业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确保氨逃逸合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轮胎碳黑、废纺材、废塑料等典型替代燃料的特性分析,制定了应用方案,分析了节煤效果以及对水泥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水泥生产固体替代燃料的使用建议,为提高水泥窑化石燃料替代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和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泥的主要碳排放源是原材料碳酸盐矿物分解,即使水泥工业不用煤炭等化石燃料,也难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发展碳捕集技术将成为行业碳零排放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水泥工艺特点,阐述五类碳捕集的关键技术路径,分别为:化学吸收、氧燃料燃烧、钙循环工艺、间接换热分解、膜分离,并从工艺技术特征、关键指标、能源评价及产业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助力水泥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洪宗贤 《福建建材》2013,(11):36-37,68
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153873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2118m^2,在结构施工中取消了永久性伸缩缝、沉降缝及相关后浇带。分析了该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存在的问题,采用“跳仓法”施工的理由,详细介绍了“跳仓法”施工的技术要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