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粘土矿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制备出高品质β-sialon陶瓷粉体,并对多因素耦合状态下材料合成的工艺优化,微结构与相组成以及热力学反应机理作了系统研究。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随着合成温度的增加,产物中物相经历了O’,X相(中间杂相)→β相→15R,12H的sialon多型体与Si3N4和AIN的一系列相转变,导致合成工艺的复杂性。正交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控制保温时间和合成温度,是获得高含量长柱状β-sialon的有效途径;通过模式识别能快速寻找出性能优化区域,1500℃保温5h可以获得单一sialon相。结合逆映照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对所需要的新工艺参数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2.
碳化硅基浆料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H值、分散剂硅溶胶添加量、固含量对SiC基陶瓷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分散在水中的陶瓷粉体的Zeta电位相比,分散在硅溶胶中的陶瓷粉体的等电点向酸性方向漂移,且Zeta电位的负值绝对值都增加,这是由于吸附在陶瓷粉体表面的带负电荷的硅溶胶胶粒改变了陶瓷粉体表面的电荷状态.当pH值为11左右、硅溶胶添加量为10%(ω)时,浆料的粘度和剪切应力最小,流动性最佳;固含量达69%(ω)时,浆料呈现较强的触变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老卤生产高纯氧化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岩  卢旭晨  王体壮  张志敏 《化工进展》2016,35(10):3251-3257
纯碱法具有工艺简单的技术优点,被国内高纯氧化镁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但是它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的显著缺点。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工业上利用海盐化工、盐湖提钾等过程副产的老卤液生产高纯氧化镁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每种生产技术的优缺点。依次介绍了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低、被国际主要的高纯氧化镁生产企业广泛采用的白云石/石灰石法,技术有待改进的氨法,工艺简单、成本较高的纯碱法,以及碳铵法。特别地,详细阐述了直接热解法的技术基础、Aman法热解工艺以及国内对直接热解法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推介了低水合氯化镁流态化热解生产高纯氧化镁、同时联产工业浓盐酸的最新技术。指出流态化热解技术可能是我国高纯氧化镁产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产能、能够取代传统纯碱法的理想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4.
汽车尾气净化用电势型氧传感器的电极表面通常涂覆有一层保护层,以“过滤”废气中的杂质.考察了保护层制作工艺和保护层物理参数对电势型氧传感器稳态输出电压、使用寿命和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制备保护层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高温粘结剂)和传感器电极或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测量得到的稳态输出电压也会和真实值相差甚远.选定质...  相似文献   
5.
以菱镁矿为原料,通过煅烧、湿法球磨、水热处理制备高分散纳米片状氢氧化镁(MH)颗粒,研究了助磨剂、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对所制MH颗粒的分散性、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球磨可加速煅烧菱镁矿的水化过程,为水热晶化提供分散性较好的前躯体;以聚乙二醇400(PEG400)或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为助磨剂,球料比...  相似文献   
6.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SiAlON陶瓷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热还原氮化工艺是近年来制备低成本高性能SiAION陶瓷材料的一种实用方法.具有产业化生产潜力。本文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SiAION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归纳分析了不同条件对生成物性能的影响,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徐利华  王体壮  徐斌  刘明  夏雯  曹勇  倪华 《耐火材料》2004,38(4):242-244
对经钢渣和钢液侵蚀后的铝炭质滑板分别进行了SEM、EDAX和XRD分析。结果表明 :钢渣侵蚀后滑板的渣层、反应层和过渡层的厚度均为 2 0 0 μm左右 ,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 ,能有效阻隔S、Mg、Ca向毗邻内层的扩散渗透 ,提高了滑板的抗渣性。对于钢液侵蚀后滑板 ,各层之间的边界较模糊 ,杂质及微量元素富集于亚表层 ,且亚表层在冷却时脱碳形成疏松多孔结构 ;由于反应层较厚 (~ 6 0 0 μm) ,对免遭钢水杂质的深度侵蚀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碳热还原氮化合成O'-Sialon/SiC复合材料进行热力学分析,以我国山西大同土、湖南陶土和长江沙等区域性非金属资源为对象,设计技术路线并进行烧结合成.结果表明当温度达1723 K并继续升温时,SiC相含量增加而O'相含量降低;而在1773 K大同土试样中O'相和SiC相的总量达85%以上(碳含量为化学计量时);SEM微观形貌表明具有一定长径比的Sialon柱晶与细小SiC颗粒均匀分布.原位烧结中晶粒生长机制符合金斯特林格动力方程,温度是控制传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了不同湿度条件下Ba(Mg1/3Ta2/3)O3(BMT)陶瓷的介电性能.采用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优化BMT陶瓷制备工艺参数,并对湿度稳定性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随湿度由12.4%RH升高到97.2%RH,1200℃烧结的BMT陶瓷的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anδ)出现较大幅度提高,阻抗显著下降;与之相比,1400℃C烧结的BMT陶瓷尤其在高频条件下,介电性质随湿度变化不大.研究证明气孔率是影响BMT陶瓷介电性能对环境湿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电极涂覆面积、电极涂覆位置和电极催化剂用量对电势型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涂覆面积和电极涂覆位置的变化会导致传感器电极极化电阻和电解质电阻的变化,但对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却几乎没有影响;一定范围内电极催化剂载量的增加有助于减小电极表面电阻、电极极化电阻以及传感器的电解质电阻,但同时也会增加电极中气体的传质阻力.因此制作电极时,催化剂的载量需要优化.一般以传感器电极表面电阻刚好小于1Ω时的载量为最佳电极催化剂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