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95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411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要分析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从陶瓷工艺角度着重讨论了燃料特性、过剩空气系数、一次风率、二次风率、燃烧温度以及烟气停留时间等若干因素对NOx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Ta-2.5W合金管焊缝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失重法及电化学法的试验结果均表明,采用不填焊丝氩弧焊焊接的管焊缝与母材耐蚀性能接近,温度升高及硫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均会增大腐蚀速率.但在实际生产中,温度波动范围内,Ta-2.5W合金管的腐蚀速率很小,可以满足耐蚀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纳制造技术,熔体直写电纺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可控制备,有序的纤维沉积是该领域应用的前提条件。对于支架成型精度的探究,本文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采用自行设计的熔体电纺三维可控成型设备进行实验,考察了纤维间距对二维并行纤维沉积形貌及成型精度的影响,以及纺丝电压和网格大小对三维网格结构形貌及精度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行纤维设定距离的增大,纤维的沉积误差减小,并最终趋于平稳。对于三维网格结构,随电压的增加,最大沉积层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纺丝电压为6kV时达到最大沉积层数15层。成型精度误差先减小后增大,当纺丝电压为7kV时,精度最高误差小于5%。随设定网格边长的增大,沉积层数不断增大。成型精度逐渐提高,当网格边长大于等于1.5mm时,沉积误差趋于稳定,并维持在5%左右。  相似文献   
4.
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负载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酸性偏磷酸盐作粘结剂、加压排液法成型制备了孔隙率高达96%的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采用真空浸渍法,对其负载稀土复合金属氧化物La0.8Sr0.2CoO3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浸渍时间、浸渍次数对负载量的影响,得出最佳浸渍时间为60min,浸渍次数为2次。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内部架构,最后指出莫来石纤维多孔陶瓷有望成为具有较好效果的新型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5.
微纳层叠挤出技术通过对高聚物材料微观形态进行调控来提高多方面的性能,例如力学、阻隔性能等。针对目前微纳层叠挤出技术中层叠模具单位体积内层叠单元较少,流量较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将层叠单元进行环向布置的创新设计思想。设计了用于环向布置的层叠单元流道结构,并提出了模具内单组层叠单元环向布置与多组层叠单元环向布置的具体方案。设计表明,在相同体积下该结构可以布置更多的层叠单元,流量是传统设计的4倍。同时,流道长度为传统设计的60%。利用Polyflow软件对层叠单元的流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流道压力和速度分布均匀,整体压力降较低。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当前各类新型聚合物加工挤出设备,简述了传统聚合物塑化元件的结构机理和作用,详细介绍了CRD螺杆、偏心转子挤出机、叶片式挤出机、新型销钉螺杆、嵌入式行星挤出机、混沌触发挤出机和场协同螺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各类设备的加工塑化过程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所取得的加工效果,并作出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实时控制系统接入各种现场设备并与之通讯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跨平台实时控制系统的现场设备驱动。首先概述了设计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驱动函数,驱动模块,驱动引擎等各模块的设计及在多操作系统平台的实现。最后以实际的使用示例说明设备驱动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帧间差分与二次背景减除相结合的动态背景更新方法。通过结合帧间差分法和初始背景减除法得到有效的运动区域,随后将当前图像和当前背景减除得到运动目标,接着将两者结果相对比,分离出当前图像中的背景区域和前景区域,背景区域用来构造和更新背景模型。该方法主要解决了运动过程中背景更新一般很难快速完成对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静止的背景更新问题,同时简化了背景模型,增加了运动检测的敏感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极板中空结构对熔体微分电纺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中空宽度对射流数量、射流间距、纤维直径及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板采用中空结构时纺丝模头上所产生的射流数量多于实心电极板,且可有效提高电场击穿电压,验证了中空结构的可行性;电极板采用中空结构后,纤维平均直径及直径均匀性均有明显提高,但随着中空宽度继续增加,射流数量减小,射流间距及纤维平均直径增加且直径均匀性变差,从实验研究结果可知,电极板增加中空结构可提高纺丝效果及质量,但中空宽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氧探头在我厂应用时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从35千瓦井式气体渗碳炉工艺试验到WC25B滴注式可控气氛连续生产线(简称贯通炉)生产过程测试,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为第三阶段正式应用到生产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着重介绍了氧探头在CZDK87贯通炉上的应用情况经历的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的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