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斗落料收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峻  张文芳 《水泥》2006,(8):48-49
国内现有的熟料水运转运系统中常采用吊机和抓斗从水运的船只中取料,再转移至岸边,打开抓斗,熟料落入料斗后,由皮带机输送至熟料库。在抓斗取料、移动,尤其是落料过程中,粉尘严重污染周围环境。针对落料过程中粉尘沉降、扩散的运动规律,我们设计了一套料斗、捕集罩和袋除尘器的  相似文献   
2.
石峻  杨洪刚 《中国水泥》2009,(11):68-70
煤磨电除尘器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产品。当上世纪80年代末防爆型煤磨袋收尘器MDC的研制成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高浓度防爆型气箱脉冲袋收尘器应用以后.由于防爆要求特别严格、排放难于达标、CO分析仪维护费用高等原因,煤磨电除尘器便淡出市场了。而对于先期投入使用的煤磨电除尘器.根本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粉尘排放要求:而且,防爆系统的年久失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多样化的发展,信息的表现形式向组合化发展,而单一媒体不具备将信息的内容与其表现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步统一的能力,为此多媒体和超媒体技术应运而生。MHEG标准定义了多媒体/超媒体信息对象编码表示的最终形式,以及以该信息对象为单元在系统内部 或系统间进行的交互,它在多媒体/超媒体应用中,特别是交互式分布多媒体环境中将失常非常重要的角色。文中介绍了多媒体和超媒体编码标准MHEG的发展历史、范围、  相似文献   
4.
石峻 《陕西煤炭》2007,(3):29-31
简述了弯掠组合正交型叶片通风机的设计理论和技术特点,并以一个大型矿井主通风机为例,通过现场检测、运行数据统计以及借助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改造节能量验证等方法,分析、讨论了由普通离心通风机更新为弯掠组合正交型叶片通风机的节能效果,并进行了经济评价,对矿井主通风机节能改造和技术更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石峻 《山西煤炭》1997,17(6):32-33
回采工作面采后密闭位置的选择合理与否,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具体要求,提出密闭位置选择方法,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石峻 《陕西煤炭》2006,25(4):2-6
论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估算了陕西境内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和近期可开发利用量,指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对陕西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原国投海南水泥有限公司)1号线2000t/d干法水泥生产线煤磨为带粗粉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煤磨电除尘器的单风机风扫磨系统;由于原电除尘器进口存在水平管道,易积煤粉;且煤质挥发分高(原煤工业分析见表1),煤粉在管道  相似文献   
8.
LFEF立窑和烘干机玻纤袋除尘器自从1984年研发至今,在全国已经推广上千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立窑和烘干机除尘的首选设备。随着新修订的GB4915—2004(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对立窑和烘干机的粉尘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LFEF玻纤袋除尘器设备结构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改进,并对控制技术和滤料的选择进行了细化,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了粉尘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9.
石峻  甘昊  桂启明  江健  盛向东 《水泥》2010,(6):33-34
<正>1存在问题铜陵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4500t/d生产线1号煤粉制备系统为带粗粉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煤磨电除尘器的单风机风扫磨系统,由于粗粉分离器和煤磨电除尘器曾经发生燃烧事故,设备受损导致成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为大型披覆构造,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北区油藏受构造、断层,边(底)水、岩性综合控制,油水关系复杂,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基于动静态资料(测井、地层压力测试和生产动态数据等),结合能量分析、多层动态剖面分析以及劈产方法等综合劈产,得到不同时期单井的产油剖面、产液剖面、分层产能等;运用油藏工程方法,从动用程度、驱动能量和采收率等指标对秦皇岛32—6北区油藏开发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本区主力砂体动用程度较高,能量补给充足,整体开发效果较好,但由于油藏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和海上作业的不灵活性,目前采收率较低,存在后期挖潜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