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型冷模和小型热模试验开发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介绍了中试结果及其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的比较,并阐述了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多喷嘴对置气化技术优于引进的德士古技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工业烧嘴冷却水管道沿程阻力损失的因素,明确了沿程阻力系数是主导因素,计算了工业烧嘴冷却水管路阻力损失。检验表明,计算值与实测数据符合较好,说明计算方法可用于阻力损失的实际计算,指出螺旋管的盘绕方式和几何因素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不可低估。研究结果可为烧嘴的设计和烧嘴冷却水泵选型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ET系列精脱氯剂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ET系列精脱氯剂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该系列精脱氯剂可将原料气中HCl和H2S含量脱至0.1×10-6以下,ET-1型精脱氯剂和精脱硫剂在70℃时的穿透氯容和硫容分别为8%和25%,ET-2和ET-3型精脱氯剂在250~400℃和150~250℃时的穿透氯容为20%~30%.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热态试验平台,以水煤浆为气化原料,氧气为氧化剂,研究温度和氧碳比对颗粒物性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温度越高,生成的球形颗粒越多,颗粒表面S、Fe、Na元素的含量也越高,细颗粒物百分含量越大。随着氧碳比的增大,细颗粒生产量增多,颗粒含碳量下降,氧碳比为1.1时细颗粒主要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氧碳比对S、Fe、Na、Al和Si等元素在颗粒表面含量的影响较小;氧碳比对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较明显,氧碳比为1.0时产生的细颗粒最多,粗颗粒粒径更小,氧碳比为1.1时产生的粗颗粒最多,细颗粒团聚体也较多,氧碳比为0.9时,颗粒物粒径分布居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工业装置已经在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建成并运行,成功实现了工程化放大.工程实践表明: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气流床气化炉、合成气洗涤冷却、初步净化、含渣黑水热量回收等方面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目前Texaco技术在工业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气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工艺指标先进,碳转化率、有效气含量、比氧耗和比煤耗等工艺指标优于采用同样煤种的Texaco气化装置.该技术的开发成功标志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零的突破,大大减少了专利实施许可费,为推动我国化工企业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水煤浆气化生成的氨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煤浆气化过程中氨的来源,概括了氨对生产系统和环境的影响,阐述了生产中铵盐问题的解决方法。系统中适量的氨,可中和酸性物质,防止管路和设备腐蚀;而过量氨的积累则可影响系统水质,在系统低温处析出铵盐和钙盐结晶,影响生产稳定、危害环境。本研究为煤中氮在气化过程中的转化问题提供了实际背景,为铵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祝庆瑞  吴萍 《中氮肥》1997,(3):40-42
介绍了氮-氢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流程、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