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Fe3O4的ξ电位和分散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SDBS存在下合成Fe3O4纳米粒子的pH值和SDBS浓度与ξ电位、二次粒径、分散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Fe3O4复合粒子的分散稳定性随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大而提高,随pH增大而下降。粒子的ξ电位在pH=2—12范围内均为负值,与粒径、稳定性不成正比例关系。粒子聚沉的主导因素不是ξ电位的高低,而可能是双电层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双金属氰化物催化环氧丙烷聚合反应中,温度、压力、催化剂浓度、环氧丙烷浓度、起始剂浓度等因素与反应诱导期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催化剂浓度、环氧丙烷浓度与诱导期成反比,而起始剂浓度与诱导期成正比。以此推测,DMC催化PO聚合的机理与传统的碱催化机理不同,首先生成的活性中间体可能是DMC与PO结合的中间体,此中间体再与起始剂作用生成聚醚多元醇,这就是DMC聚醚的不饱和度特别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洋  程海斌 《广州化工》2011,39(7):86-89
选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为填料,通过直接混合分散法制备了纳米Fe3O4/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Fe3O4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并且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也被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粒子填充体积增加,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增大。当添加28.47%的纳米Fe3O4粒子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达到0.409 W/(m.k),是纯环氧树脂E-44的2.54倍。通过对Y.Agari导热模型分析计算,得到了能对该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进行较好预测的方程。  相似文献   
4.
NiTi形状记忆合金化学镀CoNiWP薄膜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法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基体上镀覆CoNiWP磁性薄膜。用振动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结果表明NiTi形状记忆合金外层镀覆的金属薄膜是无定形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磁性,其矫顽力是随化学镀进程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再逐渐下降。用扫描电镜表征镀层的形貌,结果表明化学镀开始初期,镀层颗粒比较细致,后来逐渐长大成晶胞状,当镀层完全覆盖基材后,再增加厚度会导致矫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纳米Fe3O4的ζ电位和分散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SDBS存在下合成Fe3 O4纳米粒子的pH值和SDBS浓度与 ζ电位、二次粒径、分散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Fe3 O4复合粒子的分散稳定性随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大而提高 ,随 pH增大而下降。粒子的 ζ电位在 pH =2~ 12范围内均为负值 ,与粒径、稳定性不成正比例关系。粒子聚沉的主导因素不是 ζ电位的高低 ,而可能是双电层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出了粒径和矫顽力不同的CoFe2O4纳米粒子,并将其添加到传统的羰基铁粉MR液中,研究了CoFe2O4纳米粒子的静磁特性和用量对改性MR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的羰基铁粉MR液的磁致剪切应力随CoFe2O4纳米粒子的粒径减少和矫顽力增大而显著提高,随CoFe2O4纳米粒子用量的增加在1.2%时取得最大值;并用MR液的结构模型解释了这些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新型MR液和MR阻尼器;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MPS-MRF-25羰基铁粉的磁性能;用磁流变仪测试了MR液的表观粘度和磁致剪切应力;用静置沉降法分析了MR液的抗沉降稳定性;用电液伺服材料性能试验机测试了MR阻尼器的性能.结果表明MPS-MRF-25羰基铁粉具有优良的磁性能;以其制备的MR液具有较好的抗沉降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MR阻尼器在2A电流下可以达到15kN的阻尼力.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硅酸镁锂、羰基铁粉、硅油等原料制备了一种稳定性好的磁流变液.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羰基铁粉的磁性能、表面形貌和粒径;用磁流变仪测试了磁流变液的表观粘度和磁致剪切应力;用静置沉降法分析了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硅酸镁锂具有良好的粘度调节功能,用其制备的磁流变液具有触变性,抗沉降性,更大的磁致剪切应力;得出了纳米硅酸镁锂浓度与磁流变液粘度和磁致剪切应力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两种新型水溶性卟啉的合成,表征及其酸碱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海斌  潘志权 《化学试剂》1991,13(5):280-282,267
以四吡啶基卟啉为中间体合成了四溴化间四(β-N-乙酸乙酯基吡啶基)卟啉(H_2T_(β-_N-_(EAES))-PyPBr_4)和四溴化间四(β-N-丙睛基吡啶基)卟啉(H_2T_(β-_N-_(PCN))PyPBr_4)两种新型水溶性卟啉。产率为77.3~85.0%。作了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1HNMR 谱的表征,测量了两种新型水溶性卟啉在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H_2T_(β-_N-_(BAES))PyPBr_4的浓度约10~(-8)mol/L,在 pH 1~14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无聚合现象。其 pK_((?)_(3,4))=2.29±0.11;pK_((?)_2)=6.44±0.37;pK((?)_1)=12.38±0.43。H_2T_(β-_N-_(PCN))PyPBr_4的浓度约10~(-5)mol/L,在 pH 1~9范围内不发生聚合,pK((?)_(3,4))=2.90±0.12;当 pH>9时,则发生聚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支模支撑体系的构造措施对整个架体整体承载力的影响,提高高支模体系整体性和承载力.方法对高支模支撑体系现场加载,测试高支模支架体系的立杆、剪刀撑、水平拉杆的力学性能,并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高支模支撑体系的结果 ,对比分析构造措施对高支模支架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板底和梁底支架为薄弱部位,需要构造加强,梁和板加载过程中,水平拉杆内力基本符合正弦函数变化规律,梁底竖向剪刀撑对立杆的约束作用较小.结论合理的构造措施可以减小构件的初始缺陷、荷载的初始偏心、构件的残余应力和施工偏心的影响,设计高支模支架体系时,应尽量使立杆轴心受压,水平拉杆能通则通,使整个架体形成一个整体,架体整体受力,这样可以较大地提高高支模体系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