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窝堡构造是柴窝堡凹陷实现勘探突破的首选目标,近年在该构造主体部位钻探的达1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首先,进一步证实柴窝堡构造含油气性良好,有望发现较大规模的油气藏;第二,表明柴窝堡构造油气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的由多个含油气单砂体叠置形成的岩性凝析油气藏,物性是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第三,展示了柴窝堡凹陷油气勘探潜力较大,西疙瘩构造带为有利勘探区带,阿克苏构造为有利勘探目标;最后启示我们,形成一套有效的油气层压裂改造技术,是实现柴窝堡凹陷油气勘探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盐化工总厂开采的原卤硫酸钠含量偏高,超过设备所要求的含量。就这一问题,从王场油田北部潜二段盐矿评价区各开采层的硫酸钠平均含量、盐层结构、开采方式以及硫酸钠、氯化钠的井下水溶等几个方面,阐述造成原卤中硫酸钠含量偏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柴窝堡背斜储层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应用岩心裂缝描述和野外露头区裂缝调查资料,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柴窝堡背斜低孔隙低渗透性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与产状、裂缝的性质、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柴窝堡背斜储层主要发育有4组构造裂缝,分别为NW向(310º~330º)、近EW向(270º~280º)和NE向(40º~60º)的3组裂缝以及NW向(320º±10º)和NWW向(280º±10º)的1组共轭剪切裂缝。其中以NW向和近EW向裂缝为主,这些裂缝中又以高角度的剪切裂缝为主。裂缝的发育和分布受控于构造应力、褶皱、断层、岩相(岩性)及岩层厚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储层预测、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江汉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并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该区发育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三套烃源岩,最主要的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上二叠统是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层位;主要储集层为上二叠统、中下三叠统和下侏罗统,物性较差,上二叠统在柴窝堡凹陷总体为较好含气储层,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存在构造、地层、岩性、复合四大类油气藏类型和自源-侧向排烃、它源-垂向排烃两类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小板凹陷烃源岩及原油样品的有机地化分析,研究该区未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未熟油油源。认为小板凹陷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硫”的特征,生油岩和原油的饱和烃含量低,“非烃 沥青质”含量高,正烷烃呈“前峰型”或“前高双峰型”分布。具植烷优势,Pr/Ph<0.2。萜烷以伽玛蜡烷含量高,Tm/Ts>1为特征。根据镜质体反射率指标、孢粉颜色及颜色指数、生物标记化合物指标等综合判断小板凹陷生油岩为未熟烃源岩,原油为未熟油,油源对比研究表明该未熟油来源于潜江组未熟烃源岩,因此该凹陷的油气勘探方向应立足未熟油的勘探。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 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储层(裂缝)预测、盆地模拟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准噶尔盆地 南缘东段油气成藏条件,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上二叠统、中上 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三套烃源岩。最主要的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是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层位;主要储集层为 柴窝堡区块的上二叠统和米泉区块的中下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其物性较差,总体为较好含气储层,是主要的勘 探目的层。存在自源(侧向排烃)、它源(垂向排烃)两类油气成藏模式。柴窝堡区块北部和米泉区块仍然是有利 的油气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7.
江汉盆地古潜山烃源条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烃源岩特征、输导体系方面探讨江汉盆地古潜山的烃源。研究表明,江汉盆地古潜山具有多重烃源供给,其中以潜北潜山带、通海口潜山带供烃条件最好,其次为万城潜山带和新沟潜山带,天门潜山带较差,这为该区古潜山成藏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柴窝堡构造是柴窝堡凹陷实现勘探突破的首选目标,近年在该构造主体部位钻探的达1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首先,进一步证实柴窝堡构造含油气性良好,有望发现较大规模的油气藏;第二,表明柴窝堡构造油气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的由多个含油气单砂体叠置形成的岩性凝析油气藏,物性是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第三,展示了柴窝堡凹陷油气勘探潜力较大,西疙瘩构造带为有利勘探区带,阿克苏构造为有利勘探目标;最后启示我们,形成一套有效的油气层压裂改造技术,是实现柴窝堡凹陷油气勘探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主要以彭水太原、利川利1井两剖面为基础,对石龙洞组地层沉积旋回、沉积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石龙洞组具有高水位体系域中多旋回沉积特征,储层主要发育于潮上坪沉积相带沉积的白云岩中,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下的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因此,石龙洞组储层发育具有较强的旋回性和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0.
藏北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羌塘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该盆地油气成藏条件 ,认为羌塘盆地勘探的主力层段三叠—侏罗系总体经历了三次海侵和三次海退的过程 ,生油岩厚度大 ,有机质丰度高 ,且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 ,储集岩和区域盖层发育 ,生储盖组合条件好 ,目前已发现的多处油气苗表明 ,羌塘盆地确实有过油气的生成与运移的过程 ,综合分析认为该盆地基本具备了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成藏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