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复合电刷镀工艺在2Cr13不锈钢基材上制备了Ni–W–纳米MoS_2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耐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Ni–W合金镀层相比,Ni–W–纳米MoS_2复合镀层的表面更加平整、致密,显微硬度较低,耐摩擦磨损性能较优。随镀液中Mo S2纳米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大,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小幅下降,磨损量先降后升。当镀液含20 g/L MoS_2时,所得Ni–W–纳米MoS_2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
铁对高铝青铜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不同Fe含量的高铝青铜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适量的Fe含量可细化铝青铜合金的组织,有效提高合金耐磨性.在低速低载的摩擦条件下,随Fe含量的增加,合金磨损量变化不大,摩擦系数较低.在中速中载摩擦条件下,磨损量先减少后增加,摩擦系数均小于低速低载条件下的摩擦系数.Fe含量为4%时,高铝青铜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铸造模拟软件ViewCast对大型铸钢圆筒件初始工艺方案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铸件厚大部位靠近内浇道部位出现了缩松、缩孔缺陷。原因是冒口和此区域之间的部位冷却速度快,过早阻断了凝固过程中的补缩通道,减小了补缩距离。在初始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施加发热材料的方法,进行铸造工艺改进,实现了冒口对孤立液相区的圆满补缩,减少了缩孔、缩松的倾向,获得了致密的铸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 2 5 0型车装修井机在出厂时没有安装防碰天车装置 ,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研制了以AT89C5 1单片机、德国进口传感器、电磁阀、刹车系统为核心的天车警示防碰仪。这种防碰仪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感应出滚筒转动时的脉冲信号 ,通过单片机的处理、转换 ,显示游动滑车的实际高度 ,从而实现下限声光报警、上限声光报警及断开滚筒离合器、断开油门 ,同时控制刹车气缸 ,刹住滚筒而制动 ,从而避免游动滑车碰撞天车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态浸泡腐蚀、电化学腐蚀实验等方法研究了真空吸铸态高铝高铁青铜合金Cu-15Al-XFe(X=10,12,15)在5.0%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对合金腐蚀前后微观金相组织和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讨论了铝青铜合金的腐蚀机理及合金元素Fe的含量对铝青铜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H2SO4溶液中,Cu-15Al-XFe合金有良好的耐蚀性,合金中的晶界与基体相和富铁相相比,具有优先腐蚀倾向,合金主要发生脱铝脱铁选择性腐蚀。其中,Cu-15Al-12Fe铝青铜合金具有最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AutoCAD定制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红艳  李劲 《石油机械》2003,31(Z1):85-86
使用AutoCAD进行设计时,如果熟悉一些系统变量的设置,工作效率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为此,介绍了控制点标记的BLIPMODE、控制对话框的FILEDIA及控制线型比例缩放的LTSCALE等系统变量的设置,说明了“画直线”工具栏按钮及弹出按钮工具栏的定制技巧,最后以AutoCAD2000、Powerpoint2002为例,介绍了在Powerpoint中插入AutoCAD图形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放顶煤液压支架齿板的工作条件恶劣,对铸造质量要求较高,不得有气孔、缩松等铸造缺陷.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V-Cast对齿板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设计了冒口和浇注系统.实际生产表明,该工艺能消除齿板的铸造缺陷,并能确保铸件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8.
9.
铝青铜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铝青铜合金的主要性能和应用现状.综述了铝青铜中主要合金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Al、Fe、Mn、Ti、Zn、Co、Zr等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作用效果.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特别是固溶时效工艺参数,包括固溶温度、固溶保温时间、时效温度、时效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对铝青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概述了铝青铜合金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