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大鼠经皮电阻试验在化妆品皮肤腐蚀性/刺激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依照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体外皮肤腐蚀性大鼠经皮电阻试验方法, 分别以Wistar大鼠和SD大鼠对7种化学品和5种化妆品进行皮肤腐蚀性检测, 考察该方法在化妆品成品检验中的可行性。结果 两品系大鼠经皮电阻试验判定7种化学品和5种化妆品结论一致, 方法灵敏性100%, 特异性75%, 两品系大鼠判定结果均将异丙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20%)判定为假阳性。结论 大鼠经皮电阻试验方法可用于化妆品及其原料皮肤腐蚀性的初筛。  相似文献   
2.
应用直接多肽反应试验(DPRA)方法,对化妆品植物提取物原料中存在的蛇床子素、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3种未知致敏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评价。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模拟的皮肤蛋白共同孵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种化合物的多肽消耗率。在标准色谱条件下,蛇床子素和滨蒿内酯与两种多肽的反应体系峰型均正常,东莨菪内酯与赖氨酸反应体系峰型异常,以体积分数0.1%的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对标准流动相体系进行优化后检测。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与半胱氨酸反应体系在反应24 h前产生沉淀,致敏性结果为不确定;滨蒿内酯多肽消耗率均值为6.95%,判定致敏性为阳性,反应等级为弱反应;东莨菪内酯的半胱氨酸多肽消耗率为75.82%,优化色谱条件后的赖氨酸多肽消耗率为80.46%,判定致敏性为阳性,反应等级为中度反应。阳性和阴性对照化合物的结果均与小鼠淋巴结试验(LLNA)致敏性结果一致,实验结果可为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致敏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矿物油是石油原油和/或煤、天然气或生物质液化后合成产品经过提炼形成的一类烃类混合物,主要分为饱和烃类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 MOSH)和芳香烃类矿物油(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 MOAH),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其安全风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化妆品中矿物油的分类、应用情况、毒理学及风险评估情况等,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建议持续跟踪其他国家或地区对化妆品中矿物油的安全评估及法规制定情况,监测我国市场上使用矿物油原料的化妆品产品质量状况,必要时开展管理限值制修订工作,以确保消费者的化妆品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辅助降血糖、降血脂双功能保健食品的理论基础、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申报辅助降血糖、血脂的保健食品联合评价模式的可行性。目前,辅助降血糖合并辅助降血脂双功能保健食品研发和评价的理论基础已趋成熟,但建模方法和评价指标具有较大差异,尤其建模药物及剂量、高脂饲料配方及含量等关键参数存在较大分歧,应当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统一。另外,应当尽快建立申报保健食品的多功能联合评价模式,对各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充分分析评价以替代现行独立评价的模式,从而提高多功能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化妆品原料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整理我国化妆品原料管理相关法规及原料收录情况,并与欧盟和美国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欧盟和美国目前已收录的化妆品原料数量较多,原料信息也比我国已收录的更全面,我国与欧盟、美国在化妆品禁用、限用、准用原料的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化妆品已使用原料和新原料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我国虽然对化妆品已使用原料和新原料的管理与欧盟和美国相比更严格,但原料的管理有待实现信息化,原料信息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