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水质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开发性能好、可靠性高的呼吸测量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成果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呼吸测量技术的研究发展,阐述了3类主要的呼吸测量技术,介绍了各类呼吸测量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状况及其优缺点,提出了目前呼吸测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在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呼吸测量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污水生物处理中反硝化脱氮和厌氧释磷过程必需的碳源,还能作为底物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而利用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是产VFA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污泥产酸效率,利用外源添加剂促进和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文章总结了抗生素、表面活性剂、植物化学物质和盐类四类外源添加剂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分别从外源添加剂对污泥的增溶、水解、产酸和产甲烷四个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外源添加剂在污泥中的降解、残留状况,最后提出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源添加剂联用促进产酸和寻找能促进污泥产酸的共发酵基质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脂肪酸(VFA)具有可生化性好、附加价值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厌氧消化产VFA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对有机物经过水解后的生物降解性能则少有论及,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水解产物存在“数量”和“质量”之间的权衡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效率,突破水解对厌氧消化的限制性作用,从基质碳源释放快慢及厌氧发酵过程中碳源降解性能不同,本文将厌氧水解分为快速水解和慢速水解,分别阐述了两种水解方式的含义、分类以及优缺点,指出细胞内外碳源的释放速率和释放方式的不同是影响厌氧产酸和生物降解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指出快速水解与慢速水解相结合的分阶段联合处理方式,是今后厌氧消化产VFA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赣南地区低碳源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Uni Tank工艺小试装置的启动运行。结果表明:通过连续进水及调整人工配水与实际污水比例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培养至最后阶段,出水COD、TN、NH3-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0、9.3、0.5、0.4 mg/L左右,污泥中出现原生动物,反应器启动成功。通过控制Uni Tank工艺的时间运行参数,可形成间歇的脱氮除磷空间。同时,边池进水时间与中池进水时间比例为2∶1时,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83.0%,最高可达98.3%。  相似文献   
5.
编制了基于ASM2D的上海石洞口污水厂UniTank流程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该流程的曝气时间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该厂每条UniTank流程每周期的曝气段时间在削减14.5%以上的情况下,出水水质仍可保证达标。自2006年9月8日起,上海石洞口污水厂UniTank流程每周期的曝气段时间由550min削减为470min,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出水水质实测结果符合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要求,实现了模型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UniTank小试装置处理赣南地区低碳源城市污水,考察内回流变化对UniTank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及边池搅拌时间内N、P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内回流体积比(R)的增加,TN去除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TP去除率逐渐降低,内回流比对COD、NH_3~-N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当R为100%时,出水COD和NH_3~-N、TN、TP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3.39 mg/L和0.84、8.19、0.69 mg/L,除TP外,均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当R为100%时,边池反硝化现象最为明显;当设置内回流时,边池较难形成厌氧释磷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和管理以及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研发的一种有效工具,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综述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发展历程,介绍活性污泥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建模机理及其研究现状,重点阐述国际水协发布的ASM系列模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ASM系列模型水质组分测定研究、ASM系列模型校正研究和ASM改进模型的应用研究。最后对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剩余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的副产物,以活性微生物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磷源。为了促使污泥中磷的释放并实现回收利用,综述了剩余污泥中磷释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三类方法,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适宜操作参数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表明: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快速释磷的效果,但物理法操作条件相对较激烈、化学法药剂需求量大;将厌氧发酵法与物理或化学法相结合,提高磷释放和回收效率是较为理想的方式之一。最后提出研究预处理释磷过程中性质较缓和的化学物质或非激烈的物理处理方式,及研究污泥中有机物的转化对磷释放和磷回收机制的影响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