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实现氯化钾浮选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利用不同温度五元水盐体系相图和相图理论计算开展技术研究工作,考察了盐田老卤作为溶剂时氯化钠除杂效果,获得硫酸镁加工工艺路线——“热溶—结晶—洗涤”,热溶液固比2.5左右,系统镁收率60%以上,制备出符合硫酸镁国标要求的七水硫酸镁产品。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的自适应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这种模型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错误数据客观地反映软件可靠性的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对不同分布形式错误数据的适应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应用范围较窄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江汉盆地地下卤水锂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工业开发价值。 研究利用 XRD、SEM、BET 对锰系和铝 系锂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对比了两种吸附剂对江汉盆地卤水中锂的吸附性能。 锰系吸附剂最佳 吸附条件为:温度 25 ℃ 、pH = 8、液固比 200 mL / g,吸附容量为 3. 93 mg / g;铝系吸附剂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 25 ℃ 、pH = 7. 1(原卤)、液固比 400 mL / g,吸附容量为 1. 76 mg / g。 经过 5 次循环试验,锰系吸附剂吸附容量是第一次的 66. 3%,铝系吸附剂吸附容量基本不变,铝系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远优于锰系吸附剂。 锰系和铝系吸附剂对 Li+的吸 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是典型的化学吸附。 BET 分析表明锰系和铝系吸附剂均存在介孔结构,锰系吸附剂以大孔 为主,铝系吸附剂以介孔为主。 FTIR 分析表明,锰系吸附剂吸附过程存在 Li+-H+交换,铝系吸附剂在吸附 Li+的同时 会吸附 Cl-来平衡电荷。  相似文献   
4.
以六水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醇水溶液为溶剂,通过沉淀法制备碱式氯化镁晶须。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晶须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其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所制备的碱式氯化镁晶须化学式均为2Mg(OH)2·Mg(OH)Cl·4H2O。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形成机制符合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晶须是沿着(201)晶面生长,乙醇或乙二醇的加入都能使晶须沿着一维方向生长且表面更光滑。当采用质量分数为20%乙二醇时所制备晶须的长径比为95,且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尺度均一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结合了K+,Mg2+∥SO42-,Cl-—H2O四元体系相图,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55 ℃条件下钾盐镁矾转化所得钾镁肥产品的粒度有明显提高,并研究了晶种加入量及晶种粒度对转化粒度的影响。成功解决了粉料钾镁肥粒度过细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问题,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该研究为钾镁肥生产工艺改进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7.
为提高卤水吸附提锂效率,开发了预浓缩-吸附法提锂工艺。基于50℃、100℃下Na+、K+//Cl--H2O三元体系相图理论指导,研究了不同蒸发温度条件下卤水中锂的浓度及锂折损率随蒸发率的变化关系,对比了吸附剂对预浓缩前后卤水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锂浓度和锂折损率不受蒸发温度的影响;蒸发率超过40%后,卤水中锂折损率快速上升;以锰系吸附剂吸附蒸发率40%、锂浓度55 mg/L的预浓缩卤水中的锂,4 h后吸附容量达4.25 mg/g,高于吸附剂对原卤的吸附容量(3.39 mg/g),证实卤水预浓缩处理可以强化吸附提锂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罗布泊盐湖硫酸钾型浮选尾矿为原料、低矿化度卤水为溶剂,采用堆浸和池浸两种方法分别建成千吨级规模试验装置,对比研究以上两种方法对硫酸钾浮选尾矿中钾、镁、硫等资源的回收效果,获得了喷淋强度、浸出周期及液固比等试验数据。堆浸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尾矿钾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对推动青海、四川等地区低品位含钾固体矿开发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基于特征点匹配的重建模型容易存在空洞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线提取算法的线段匹配方法。首先使用无人机设备获取校园建筑图片集,保证拍摄过程中相邻图片存在重叠部分,通过筛选分数最高的相似性评分得到相邻图片集合并只在相邻图片间进行匹配。接着利用直线提取算法提取图片中直线段,然后根据极线约束关系进行二维线段匹配最终生成三维线段模型。二维线段匹配阈值τ、相邻图片个数M、在相邻图像中与特定二维线段相匹配的线段个数K是其中3个重要参数,对4组不同的图片集进行参数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当二维线段阈值τ低于0.5,相邻图片个数M为10,在相邻图像中与特定二维线段相匹配的线段个数K为10时三维重建速率与模型精度可接受度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