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要叙述了提高相变材料(PCM)导热性能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对构筑三维导热网络的制备方法和导热性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新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构筑三维导热网络结构在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上的应用优势,介绍了构筑三维导热网络结构的不同方法,包括冻干取向法、金属泡沫法、陶瓷泡沫法、3D打印法、静电植绒法、静电纺丝法、碳泡沫法等,概述了不同构筑方法的成型机理,并对不同方法制备的三维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表明,构筑三维导热网络结构对高分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有机脲/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的动力学。用Kissinger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该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8.1 kJ/mol,指前因子为5.83×106 min-1。通过Crane模型得出固化反应级数n为0.884,表明有机脲/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属于复杂反应。根据特征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得到前固化温度为110℃,固化温度为130℃,后固化温度为150℃。在实际应用中,为确定有机脲/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某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的设计值是否满足实际工况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依据某轨道交通车辆纵梁运营工况的要求,设定了试件连接区域、加载工况及加载点,进行了100%和130%限制载荷试验以及两种工况下的极限载荷试验,并在130%限制载荷试验基础上继续做破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限制载荷试验中,试件未发出明显的响声,试验结束后试件没有发生破坏、纤维分层、开裂等损伤现象,同时加载连接处未发生破坏,表明该试件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实际运营工况要求;破坏试验加载至300%限制载荷,试件整体结构完好,表面未出现明显损伤,加载至500%限制载荷时,夹具出现破坏,试件目测完好无损,整体结构完好,表面未出现明显的损伤,表明该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设计安全裕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限元分析比较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之间铆胶连接的主要承力方式,并对铆胶连接方式做了静力拉伸试验、盐雾试验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层合板铆胶连接的拉剪强度总是高于层合板-层合板铆胶连接拉剪强度;金属-层合板铆胶连接的拉剪强度高于层合板-层合板的拉剪强度12.6%;盐雾试验结果与静力拉伸试验结果倾向性一致,整体来说层合板-层合板铆胶连接受盐雾条件影响较小;疲劳试验结果证明铆胶连接不易发生疲劳损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环氧树脂/有机脲体系的固化行为,探讨了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有机脲是一种能有效固化环氧树脂的潜伏性固化剂;固化反应机理为有机脲与环氧树脂首先反应生成噁唑酮和仲胺,在环氧树脂过量的情况下,仲胺与环氧树脂反应生成叔胺,叔胺进一步反应产生阴离子活性中心,最终引发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初期固化反应速率受有机脲分解产生仲胺浓度的影响,反应中期有机脲分解完毕,阴离子活性中心浓度为常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冻干取向法的原理,综述了采用冻干取向法构建不同种高导热填料从而制备各种高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氮化硼类、石墨烯类、过渡金属碳/氮/碳氮化物衍生的二维层状材料类、碳纤维类以及氧化铝类高导热复合材料。分析了采用冻干取向法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时会对热导率产生影响的条件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