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压聚乙烯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压聚乙烯反应管在服役期间的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现象 ,根据反应管的服役条件 ,分析了正常服役条件下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的原因 ,指出了影响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的主要因素是正常操作时的稳态平均温度场和开停工循环压力 ;通过自增强厚壁圆筒在循环压力和均匀温度场单独和综合作用下的残余应力松弛试验 ,建立了高压聚乙烯反应管自增强残余应力松弛量的工程算式。研究表明 ,高压聚乙烯反应管仅受到正常服役时的开停工循环压力和操作温度作用时 ,在其 2 0a的寿命期内 ,反应管壁内仍有 4 7%以上的自增强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2.
以石油化工装置成本分析为研究对象,对石化装置成本组成的各要素进行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一种用于预测、检验和控制装置单位加工成本的方法,推导出了较为简单的计算公式,并作了实例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薛青利 《石油机械》2002,30(3):13-15
针对当前自增强设备设计中所依据的理想弹塑性模型误差较大的情况 ,从材料实际拉压性能出发 ,构建自增强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分析了超应变度、Bauschinger效应和材料强化对自增强压力和反向屈服的影响 ,得到了基于材料双线性理论模型的自增强残余应力、临界径比、自增强压力和Bauschinger效应系数计算式 ;通过材料性能试验、自增强处理试验和残余应力检测 ,对比分析了基于双线性理论模型和弹塑性理论模型的自增强残余应力计算式的精度。结果表明 ,双线性模型的计算精度比理想弹塑性模型高 2倍以上 ,其最大计算误差仅为 7 5 7%。  相似文献   
4.
采用时差定位法确定声源的位置 ,进而检测了反应管内的活性缺陷情况。针对反应管在内压作用下 ,管壁出现屈服时会产生大量低幅值连续信号的现象 ,利用区域定位法确定声源的区域 ,通过对两个通道的区域定位信号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声发射事件 -压力曲线 ,并由该曲线确定了反应管的屈服内压。据实测结果对反应管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自增强厚壁圆筒双线性理论模型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青利 《压力容器》2001,18(3):1-6,57
本文根据自增强圆筒材料的实际特点,建立了自增强筒体加载,卸载都为线性应变强化的双线性理论模型;推导出了自增强厚壁圆筒塑性区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式;建立了计算BEF的简化模型;推导出了自增强筒体应力、应变及BEF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公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装置单位加工成本预测、检验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青利 《化工技术经济》2001,19(3):29-32,39
以石油化工装置成本分析为研究对象,对石化装置成本组成的各要素进行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一种用于检测、检验和控制装置单位加工成本的方法,推导出了较为简单的计算公式,并作了实例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增强厚壁圆筒超应变度的检验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实际自增强曲线基础上建立的自增强厚壁圆筒超应变度检验及控制的理论和方法,避免了由于屈服准则和端部条件与实际不符所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自增强厚壁圆筒残余应力松弛的特点、原因和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残余应力松弛量的外推公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