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裴振坤 《电力建设》2014,35(6):142-146
通过对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除氧器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运行方式的研究,对除氧器保压控制策略的设计目的、适用工况、探测原理及实现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总结了调试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机组进行跳机不跳堆、甩50%负荷至汽轮机额定转速等典型瞬态试验时,对除氧器保压控制策略的响应首次进行了全面验证,结果显示除氧器蒸汽压力控制平稳,相关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可作为储能装置参与电网调频,但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过程的低惯性、低阻尼会影响电网稳定性,且目前的EV辅助调频策略无法保证按时完成用户的充电计划。因此,文中将虚拟同步机技术应用于EV的充放电控制中,使充电机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惯性、阻尼特性。然后,基于T-S模糊控制器,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充电计划的EV辅助调频控制算法,EV的充/放电功率由其充电状态和电网频率共同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充电计划、EV荷电状态和电网频率条件下,智能调节电网与EV之间的功率流动。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的同时,该策略能有效提高电网的频率稳定性,规避电池过充、过放风险。  相似文献   
3.
裴振坤 《中国电力》2014,47(7):16-20
国内新建压水堆核电机组在投入商业运行前都要进行快速甩负荷试验以全面检验机组控制策略完善、热工保护参数合理、动态调节特性与工艺系统匹配。通过对CPR1000 机组控制方式、Runback(RB) 控制策略、降负荷速率及目标负荷形成回路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核电机组控制的特殊要求,试验前制定了详细的风险预案及防范措施。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获取了CPR1000 机组的RB 动态响应特性,试验过程可为后续其他机组RB 试验提供借鉴。机组运行情况表明,RB 控制功能的正常投运大大提高了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安全系数及经济效益,同时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是保证核动力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机组可利用率的重要系统。通过对机组启动、正常运行、瞬态工况及事故工况等各阶段控制策略的全面分析,对各种控制设备的深入研究,再结合调试经验,完善了控制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优化了关键设备选型和重要参数,提升了设备质量和可靠性。通过机组瞬态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对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机组的可利用率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浙能乐清电厂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次风压力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优化后的一次风压力控制对特殊工况,特别是磨煤机启停、各类RB工况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实践证明控制品质优良,可供其他同类型机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用于平均温度和温差计算,参与反应堆功率控制、超温/超功率ΔT保护等,是核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参数。因此,保证其测量精度和响应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直接温度测量不满足技术规范精度要求,需进行系数修正。以往,通常采用修改插值函数和调节加法器系数进行修正。但多次修改插值函数存在人因风险。首次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MATLAB计算出增益和偏置参数提前设置,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大幅缩短了温度修正和交叉比对时间,并降低了人因风险。在国内核电首次采用回路阶跃电流响应法(LCSR)对热电阻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及时发现了探头制造和现场安装的偏差,为后续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也可为其他机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动汽车(EV)利用其储能特性向电网提供辅助服务,既能缓解EV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负荷压力,还可以参与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但由于EV参与辅助服务过程中存在时空分布随机、可用容量不固定、电池退化加速以及需兼顾用户需求等问题,其控制策略比传统储能更加复杂。基于以上问题,首先,从EV响应机制介绍EV响应电网调度的方式及对应的辅助服务种类。然后,从终端层控制策略和电网层控制策略两个方面对EV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控制策略及其关键技术进行总结。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EV参与电网辅助服务控制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