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氨低温等离子体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薄膜表面的元素组成、相对含量和表面官能团的类型。结果表明,薄膜经氨等离子体处理后,在薄膜表面新形成了C—N、C—O、O C—NH等键,有效地在薄膜表面引入了含氮和含氧基团。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四溴双酚A(TBA)阻燃剂的合成工艺及其对禾材单板的阻燃工艺。得出了鼠酚A与溴化钾在摩尔比n(BPA):n(KBr)=1:44时制得的四溴双酚A熔点高、色泽好、产率较高。在8%四溴双酚A中加八适量3%NaOH溶液促进其溶解。在常温常压下对木材单板进行浸泡处理60min,经过处理以后的单板具有很好的阻端性能,达到了FH-2级(FH-2-5mm)。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四溴双酚A(TBA)阻燃剂的合成工艺及其对木材单板的阻燃工艺,得出了双酚A与溴化钾在摩尔比n(BPA):n(KBr)=1:4.4时制得的四溴双酚A熔点高、色泽好、产率较高。在8%四溴双酚A中加入适量3%NaOH溶液促进其溶解,在常温常压下对木材单板进行浸泡处理60min,经过处理以后的单板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达到了FH-2级(FH-2-5mm)。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以氩气为工作气体,在工作压强为20Pa、处理功率为30W的条件下对HDPE薄膜进行了表面改性。用接触角、SEM、AFM、XPS等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s的处理时间内,失重率在处理时间为90s左右时达最大值;接触角在0~160s内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减小,而在160~300s的处理时间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改性后的接触角随着放置时间的推移出现微弱回复;HDPE薄膜经过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能在其表面形成各种极性基团,主要是羰基、羟基和羧基,且薄膜经处理后,其表面的结合能及平面光洁度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用新研制的酸性脱脂液对速生人工林湿地松板材进行低浴比汽蒸处理,处理后,板材保持了新鲜材材色,物理力学性能下降也不明显,可做室内装饰、实木地板和家具等用材。  相似文献   
6.
采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在工作压力为20 Pa,功率为60 W的条件下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借助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薄膜改性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薄膜表面引入了C—N、N—C=O、C=O等新的极性官能团,接触角显著减小;薄膜表面出现了圆锥状或圆球状的突起,粗糙度增加;薄膜的热性能(主要是结晶度)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解决制备憎油性材料时对含氟化合物的依赖,减小木材对水和油的吸收性,赋予木材表面双憎功能.方法 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与0.1 mol/L的盐酸以4:1的体积比混合,并置于冰浴中超声水解不同的时间,将木材放入水解溶液中浸渍处理5 min,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改性前后木材表面的元素组成及化学结构,借助接触角测量仪考察改性木材对水和油的润湿特性,计算其吸水率和吸油率.结果 改性木材表面引入了大量的Si元素,并键合了低表面能的—CH3基团;水解时间由30 min延长至240 min,水接触角由79.8°增加至90.7°,但油接触角却稳定在50°左右;改性前后的吸水率均大于吸油率.结论 所制备的木材都具有双憎功能,憎水稳定性随水解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憎油稳定性受水解时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泡沫炭是一种新型炭素材料,它是一种由孔泡和相互连接的孔泡壁组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轻质多孔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多孔材料,泡沫炭因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优异、结构均匀、热稳定性好、强度高等优点而被用于吸附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同时,在环境治理领域,泡沫炭还可负载各类功能性催化剂,构建吸附与特定功能间的协同效应,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泡沫炭具有整体式结构,其作为环境治理材料使用时可表现出良好的可回收性和重复利用性。综述了近年来泡沫炭作为吸附和载体材料在环境治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泡沫炭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射频辉光放电氩等离子体,在工作压力为20 Pa、功率为30W的条件下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表面处理。借助静态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薄膜改性前后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短时间(20 s)处理便可以有效改善薄膜表面的亲水性,处理时间大于20 s后接触角的变化并不明显;处理后的薄膜表面引入了大量的含氧及少量的含氮官能团;薄膜表面所形成的交联层阻挡了极性基团的翻转,有效延长了接触角的时效性;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晶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斥油材料表面通常采用氟化合物来修饰,为了减小氟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探索研究含氟化合物的替代品,采用无氟化合物制备防水、防油润湿和渗透的功能化竹材。方法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功能化单体,将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与MTMS按照体积比1∶4混合,在盛有冰浴的超声波中进行水解,将竹材试样放入水解后的溶液中浸渍5 min,取出放置30 min后在103 ℃条件下烘干。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改性竹材的表面性能。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功能化竹材的润湿性,考察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其吸水率和吸油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分析改性竹材的动态热力学性能。结果 处理后竹材表面出现了较强的Si—CH3特征吸收峰,—OH吸收峰强度与对照样相比有所减弱。采用水解时间不同的MTMS溶液浸渍处理竹材,竹材表面的Si元素含量均保持在24%左右,但C元素含量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O元素含量则略有减小。当MTMS的水解时间由5 min 延长至240 min时,改性竹材的水接触角由65.3°±2.2°增加到81.5°±0.9°,水接触角的静置稳定性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油接触角和静置稳定性受水解时间的影响较小,采用不同水解时间改性竹材样品后其油接触角为(49.0°±1.0°)~(53.1°±0.4°),静置480 min后,其值的降幅在2.6°以内,表明改性竹材表面具有极为稳定的防油渗透性能。竹材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硅氧聚合物涂层,其吸水率和吸油率会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动态热机械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竹材的储能模量和耐高温性得到增强。结论 在酸性条件下将水解的MTMS溶液浸渍处理竹材后,竹材表面具有防水、防油润湿的特性,同时提高了竹材的储能模量和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