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慧青  杨芳  姚自余 《当代化工》2014,(4):518-519,575
以TGA为手段,研究了丁腈橡胶的组分含量及在氮气环境下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采用国际标准ISO 9924-2测定各成分,包括丁腈橡胶碳残余物的含量,采用Ozawa方法,计算了降解动力学活化能,结果表明:随降解率增加,NBR的降解活化能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定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类型茂金属聚乙烯(mPE)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支化结构、流变行为、物理机械性能,讨论了分子链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吹塑膜的1012EA和用于流延膜的3527CB具有相近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但1012EA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含量高于3527CB的,1012EA分子中共聚单体在主链上的分布均匀性较差且存在支链较多的级分。结构的区别决定了1012EA具有高的拉伸强度,而3527CB具有高的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且两者具有不同的加工成型方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SPi79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相关性能参数进行了表征研究,评价了4个样品的乙烯含量、平均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热性能.实验证明,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乙丙橡胶相增加,重均分子质量增大,样品的冲击强度升高,但弯曲模量下降,刚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卤素水分测定仪和GB/T 24131-2009烘箱法A测定顺丁橡胶挥发分含量,并考察了影响卤素水分测定仪测定挥发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卤素水分仪检测结果与烘箱法A结果趋势一致,且缩短了检测时间,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评价方法落后于国内丁腈橡胶技术的发展。对丁腈橡胶评价方法及相关标准进行研究,确定了评价丁腈橡胶采用的配合剂,并对比了相关标准的差异,拟通过实验确定国内适用的丁腈橡胶开炼机混炼标准程序。  相似文献   
6.
以窄分布聚苯乙烯为标样,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高密度聚乙烯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方法,考察了在注射体积一定时样品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开展了重复性实验,测定了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GPC谱图呈双峰模式的试样一般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样品溶液浓度在1.0mg/mL-2.5mg/mL范围内对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对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的熔融结晶行为、非等温结晶特性、热分级及氧化诱导期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市场上加工性能较好的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试样的熔融温度相近,试样3的结晶温度较另2个试样的提高大约3℃。试样3的连续自成核热分级(SSA)熔融曲线较另2个试样有明显的差异。试样1的氧化诱导期比试样2和3的长且测定的重复性明显较好,说明试样2和3的抗氧剂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碳二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1000h工业侧线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活性稍低于市售催化剂,选择性高于市售催化剂,两种催化剂总体性能相当。X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自制催化剂钯银合金作用更为明显,X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表面活性组分含量低于市售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以溶聚丁苯橡胶(SSBR)为标准试样,通过涂膜红外光谱(IR)法确定了4种牌号(2557 S、2564、3840、553)SSBR微观结构含量的标称值,采用衰减全反射(ATR)-IR法测定了SSBR的微观结构含量,并与核磁共振(NMR)法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4种牌号SSBR标准试样的反式-1,4-结构、乙烯基结构、顺式-1,4-结构和苯乙烯结构的标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17.2%、15.8%、25.2%、19.5%,42.0%、37.6%、12.6%、42.6%,23.4%、20.4%、23.6%、23.1%,17.4%、26.1%、38.6%、14.8%。当平整光滑的试样厚度不大于2 mm时测试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ATR-IR法测试结果与NMR法无显著性差异,准确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