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宏华  韩选江 《建筑技术》2008,39(5):380-383
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时一般取0.8~1.2m的小桩距进行满堂布桩,由于"群桩效应",其沉降一般比较大.将桩距拉大后,桩间土附加应力不会相互叠加,使复合地基有效扩散应力,减少沉降.现场测试表明,桩距较大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分布合理,使桩和土体各部分的承载潜能均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复合模量在荷载作用下逐渐趋于稳定值,从而使复合地基可以较好满足承载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桩距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测试 ,对软土地基上某住宅小区设计的大桩距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和桩土应力比进行全面探讨 ,为大桩距水泥搅拌桩在软基上的设计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盾构掘进过程对周边桩基础内力的影响,结合苏州轻轨1号线玉山公园与苏州乐园盾构隧道区间的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盾构施工过程对单桩内力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侧桩的轴力均呈现桩顶和桩底处小、隧道轴线处最大的特点,侧桩的轴力和弯矩随盾构的不断逼近而变大,且最大负弯矩大于最大正弯矩;同时侧桩越长,桩身轴力也越大,不同长度侧桩的弯矩均在隧道轴线处最大.在盾构从正下方穿越单桩的施工过程中,桩身轴力均呈现中间小、两端大的特点,最大弯矩均出现在桩身中点附近.当盾构切削面到达正上方单桩时,桩变长后,桩身部分截面的轴力由压力变为拉力,桩身弯矩均在桩中点附近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的测试,探讨了水泥土复合地基桩距拉大以后的承载性状和桩土应力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在“有效桩长”范围内,承载力可以满足要求,并形成“加筋垫层”,有效扩散应力,使沉降变形减小;桩土应力分布合理,使桩和土体各部分的承载潜能均可以得到较好地发挥,从而使复合地基可以较好地满足承载和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某大厦裙楼桩基质量事故加固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苏州吴江世纪大厦裙楼桩基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桩基质量事故,并根据不同的桩基质量事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补救措施,同时为以后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考虑盾构隧道埋深影响和岩土特性影响的地表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众多计算方法中,随机介质理论法和Peck法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实用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参数均不太容易确定。根据46例工程实测资料,绘制出地表最大沉降与隧道相对埋深的关系图。结果表明:当盾构隧道相对埋深小于5时,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最大沉降值变化较大;当盾构隧道相对埋深大于5时,其对地表最大沉降的影响较小。对于大部分浅埋城市地铁隧道而言,应该考虑盾构隧道相对埋深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基于盾构施工引起地层移动不均匀模型的地表最大沉降计算式,依据随机介质理论法和Peck法,推导出考虑土质软硬、隧道半径和埋深影响的地层变形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对5个工程实例的分析,验证此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盾构掘进施工对周边单桩变形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盾构隧道区间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单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桩身横向位移在隧道中心位置处最大;盾构切削面距离桩体9 m、6 m时,桩身的横向位移较小;随着盾构机进一步掘进,桩身横向位移全部偏向隧道,桩身位移曲线严重弯曲;当盾构切削面越过桩基3 m后,桩身横向位移变化较小,竖向变形沿桩身变化较小;随着盾构机掘进,其值逐渐增大。当桩长增加时,桩底的横向位移、竖向位移均随之减小,桩长对桩身沉降的影响比较明显。盾构正下方穿越单桩时,桩身竖向位移大于沿隧道轴向位移,桩底与盾构顶部的施工安全距离约为3 m。  相似文献   
8.
赵宏华  韩选江 《工业建筑》2007,37(6):63-65,45
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的测试,探讨了水泥土复合地基桩距拉大以后桩土应力比和承载变形机理。对桩距s=(2.57~2.64)d的复合地基而言,由于搅拌桩周侧摩阻力的充分发挥,桩间土中的应力不会相互叠加,使复合地基的加固区形成较为坚实的“加筋复合垫层”,从而有效扩散应力,使得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盾构隧道区间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盾构施工对侧边群桩变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当盾构机切削面逐渐逼近群桩时,各单桩的隧道轴线处横向位移背离隧道,承台背离隧道发生倾斜;当盾构到达各单桩时,横向位移在隧道轴线处偏向隧道且为最大,承台发生了双向倾斜;当盾构逐渐远离群桩时,各单桩横向位移变化较小,承台的双向不均匀沉降减小。随着盾构的掘进,群桩整体沿着掘进方向移动,桩身沿隧道轴向位移在隧道轴线处达到最大。当群桩基础的桩底位于隧道轴线处和隧道轴线以上时,群桩承台仅仅发生偏向隧道的单向倾斜;当群桩基础的桩底位于隧道轴线以下时,群桩承台则产生了双向倾斜。  相似文献   
10.
盾构施工对自由单桩受力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州轻轨一号线盾构隧道的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盾构施工对不同边长桩身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桩身边长的逐渐增大,盾构施工引起的桩身最大横向位移、竖向位移均逐渐减小,桩身最大正、负弯矩则逐渐增大,但桩身轴力、桩底和桩顶处弯矩则变化较小。最大负弯矩均发生在隧道轴线位置处,最大正弯矩则均发生在桩顶下6m处。盾构穿越正上方单桩时,在桩身边长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桩身受拉的长度及弯矩也逐渐增大,但盾构施工引起的单桩上部轴力则逐渐变小。整个桩身全部为负弯矩,且最大负弯矩均在桩身中点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