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由于小晶粒沸石对某些催化反应有更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它的合成和应用受到特别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文献和试验数据,对ZSM系沸石(主要是ZSM-4、ZSM-5)的晶粒大小、晶内扩散、催化剂表面有效因子与改善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及老化速率的关系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使用新型高硅沸石催化剂(CTL-1),在进行含蜡馏分油选择裂化的同时,使C_3、C_4烯烃发生非选择性叠合.反应产物为低凝点柴油、高辛烷值汽油及以C_3、C_4为主的液化石油气.与原柴油非临氢降凝工艺相比,过程液收增加3m%以上,平衡反应温度降低15-20℃.工业装置第一周期累计运转了323d,初步验证了该工艺的优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6.
二甲苯吸附分离-异构化组合工艺 生产高纯度间二甲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毓璋  杨健 《石油化工》2000,29(1):32-36
介绍了高纯度间二甲苯的生产技术,包括二甲苯吸附分离-异构化组合工艺原理;工业示范装置的加工能力、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装置的标定、物料平衡、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各化工单元设备运行可靠,使用的吸附剂、催化剂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乙苯吸附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乙苯吸附剂和解吸剂的研制进展,着重分析了离子交换种类、离子交换程度、基质沸石的硅铝比及水含量对吸附选择性的改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吸附-解吸体系对吸附剂分离性能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模拟移动床工艺和顶替色谱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高纯度间二甲苯生产技术及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高纯度间二甲苯的生产技术,包括络合分离工艺、二甲苯吸附分离-异构化工艺和其它正在研究开发的分离方法。其中,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成功的二甲苯气相吸附分离和非临氢异构化组合工艺是专利技术。一套应用该组合工艺建立的间二甲苯工业示范装置已正常运转3年,产品间二甲苯纯度始终大于99%,收率在90%以上。还简要地介绍了间二甲苯几种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及市场概况。  相似文献   
9.
吸附分离对二甲苯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吸附分离对二甲苯技术的进展,重点是Parex和Eluxyl工艺的技术进步,包括UOP公司最新一代的吸附剂ADS^TM—27,法国石油研究院的吸附剂SPX—2000和相应的解吸剂的特性、工艺流程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10.
馏分油伴气降凝是使用一种高硅沸石催化剂(CTL-1),在含蜡馏分油进行选择裂化的同时,使伴气(LPG)中的C_3~=、C_4~=发生非选择性叠合的炼油新工艺,1987年,长岭炼油化工厂采用该工艺的一套4×10~4t/a工业装置首次成功运转.该装置以常三线馏分油和催化裂化LPG为原料,生产0号轻柴油收率为64~66m%,汽油收率为28~33m%,其余主要是以C_3、C_4为主的LPG(其中烯烃占50m%左右).第一周期累计运转了323d,催化剂再生后活性恢复良好.与原柴油非临氢降凝工艺相比,以大庆常三线为原料生产凝点大致相同的柴油时,汽油、柴油产物和总液收明显增加.在气油比(m)为0.3左右和相同的降凝深度时,伴气工艺使催化剂床层的温降降低20~30℃.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省和效益高的特点,已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