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小波  韦志锋  赵玮霖 《铸造工程》2006,30(2):36-36,40
通过宏观分析、金相显微分析、断口扫描分析等技术手段20CrMnMO齿圈早期开裂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钢中氢含量过高产生百点裂纹是导致20CrMnMO齿圈早期开裂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手段日新月异。而各类数据处理的需求也需要通信技术更快发展。本文探讨了当前通信新技术的类型及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可发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PMMA)模样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珠粒粒径、预发泡时间、预发泡珠粒熟化时间、成形蒸气压力、模样的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模样收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PMMA模样在脱模时大约有0.1%左右的收缩,此后随着模样放置时间的延长,模样收缩逐渐增大,并在一定的时间(室温贮存约30天,50℃贮存约15天)后收缩稳定在0.5%~0.6%。而在所研究的工艺因素中,以成形蒸气压力对模样收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预发泡珠粒熟化时间,而珠粒粒径和预发泡时间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45钢模具表面电刷镀稀土镍层热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快速镍电刷镀液中加入少量稀土化合物,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提高镀层刷镀速度,从而增加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镀层表面质量.同时,对扩散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40CrNiMo的耐磨、耐蚀性,提高其表面硬度,选用La2O3含量不同的镍磷镀液对40CrNiMo进行电刷镀,并对镀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CrNiMo基体上刷镀镍磷镀层后,其镀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表面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镍磷镀液中添加适量稀土有助于提高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硬度。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工程实践和从事公差实验课教学的基础上,对直线度测量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介绍了它们的具体测量方法,分析了它们的测量误差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刷镀方法在铜带基体上获得钝银和纯锡镀层,从而得到一种新型Ag-Cu-Sn复合电子支架功能材料.采用SEM和EDS方法研究了该功能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测量了其硬度和厚度,并利用弯曲法和划痕实验法检验了其结合强度和抗剥离性能.结果表明,该功能材料可完全满足作为电子支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AZ91D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压缩变形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后的组织及其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AZ91D镁合金经570℃×60min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后,枝晶组织特征已不明显。此外,AZ91D镁合金经570℃×60min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后,半固态压缩应力在压缩应变近似为0.02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压缩应变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后几乎保持不变;进一步,其半固态压缩变形应力还随着变形温度降低或变形速率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消失模铸造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波  赵玮霖  杨慧  陈健 《铸造技术》2005,26(8):670-673
消失模铸造成形技术作为镁合金一项有发展前途的铸造新技术,其开发成功对于推动镁合金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镁合金消失模铸造成形技术在充型过程、组织和性能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重点分析了工艺因素对充型过程的影响,指出了该技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模具磨损自补偿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当前被称为具有革命性创举的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ART)的主要成分进行筛选,把选好的多种矿物粉按比例混合放在摩擦副中半干摩擦,利用磨擦热,进行机械化学合成,形成自修复陶瓷层。并对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形成自修复陶瓷层的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