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一步法,以季戊四醇(B4单体)为核,2,2-二羟甲基丙酸(AB2单体)为单体,钛酸正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Boltorn型超支化(Hyp-DMPA)。采用FT-IR、NMR和化学滴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超支化聚酯的缩聚反应动力学。以IR、1H-NMR证实了聚酯结构的存在,13C-NMR谱图上3种季碳的特征峰有力证实了超支化分子结构的存在,MALDI-TOF MS证明了超支化聚酯的成功合成,并计算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为0.408;探讨并建立了超支化聚酯的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d[—COOH]/dt=K[—COOH][—OH],该缩聚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反应速率由羧基浓度和羟基浓度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液晶显示用彩色滤光片的发展概况,综述了液晶显示用彩色滤光片的结构、性能与制作工艺,并分析了基于喷墨工艺的液晶显示用彩色滤光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彩色滤光片技术着手,面向喷墨打印制造工艺,对其适用的着色硅树脂进行了分子设计.合成了红色硅氧烷染料(AnN-SiEO),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并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合于喷墨工艺的共聚硅树脂膜(AnN-PM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对共聚硅树脂膜(AnN-PMS)和掺杂硅树脂膜(AnN@PMS)分别进行了测量,发现有5 nm左右的蓝移,归结于介质体系极性的影响.在光稳定性测定中,发现染料与聚合物的化学键合有益于染料光牢度(耐漂白能力)的提高.在耐溶剂性能方面,共聚硅树脂膜(AnN-PMS)明显优于掺杂硅树脂膜(AnN@PMS)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化学方法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检测与治理,研制测量治理一体化的空气净化材料,通过溶剂萃取法从天然玫瑰中提取玫瑰色素,采用玫瑰色素色素和硫酸羟胺组成超分子探针,用溶胶-凝胶法制作甲醛传感膜,负载于纸质材料上,组装为功能纸玫瑰饰件。利用智能CCD设备测量颜色变化信号,基于图像识别和色彩坐标处理,计算甲醛浓度并判断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5.
6.
本论文采用一步法,以季戊四醇作为B4核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作AB2型单体合成了超支化聚酯内核(HBPE),并对产物进行表征,计算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为0.41;探讨并建立了超支化聚酯的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d[COOH]/dt=K[COOH][OH],该缩聚反应属于二级反应,反应速率由羧基浓度和羟基浓度共同决定。采用月桂酸改性超支化聚酯合成了新的长链烷基化的超支化聚合物(LHBP),并用红外和核磁共振谱图进行结构表征。溶解性质表明月桂酸改性超支化聚酯溶解于极性较弱的溶剂中,较未改性的超支化聚酯具有更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性。采用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内核(LHBP)和2-羟乙胺基蒽醌,通过IPDI偶联法合成了超支化聚合染料(R-LHBP)。  相似文献   
7.
8.
合成了光致变色螺噁嗪染料(SO2),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采用含甲基基团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进行水解缩聚反应,生成染料掺杂的硅溶胶,减少氢键对染料作用,提高变色可逆性。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光致变色染料掺杂智能调光膜。该染料掺杂膜在褪色态具有较高的透光作用,而在紫外辐射下的呈色态可达到很高的阻挡太阳辐射的效果,可以起到智能调光的作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彩色喷墨打印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墨滴的形成与铺展,墨水的渗透与染料的固定,打印纸表面涂层结构,综述了近年来的染料与聚合物涂层的相互作用及牢度影响的研究进展。静电吸引作用有益于提高染料的耐水洗牢度,氢键作用有益于染料的光牢度,而化学键合作用无论是对光牢度还是耐水洗牢度,均会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基于氧杂蒽结构的"Turn-Off"型荧光探针(P3),在生理pH条件下对磷酸根(Pi)较好的荧光淬灭性能,在与其它竞争性含氧阴离子(硫酸根、硝酸根、碳酸氢根)以及其它常见阴离子(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等)对该识别的竞争性影响考察中,亦显示了较好的特异性。从荧光滴定法得到荧光探针(P3)与磷酸根(Pi)形成超分子复合物的摩尔比为1∶1,复合物稳定常数K为5.28*103。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磷酸根与!共轭体系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并导致P3分子平面上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先的共面型,磷酸根上氧部位的孤对电子与!共轭体系存在着轨道交叠,即p-!共轭作用。可将此探针应用于磷酸酯类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