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废旧硅橡胶的回收利用对资源重复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了废旧硅橡胶在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时的降解行为。在甲醇有机体系中加入对甲苯磺酸催化降解废旧硅橡胶为硅氧烷的低聚物。主要讨论了反应溶剂、回流时间和对甲苯磺酸用量对降解产物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及因子设计,获得最优制备工艺。对降解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小分子环状硅氧烷,其中主要组分为环四硅氧烷(D_4)和环五硅氧烷(D_5)。  相似文献   
2.
考察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稳定性良好,在28%质量浓度范围内为均匀透明的溶液;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m(CAB-35)∶m(AEC-9)=8∶2时,临界胶束浓度为最小值52.95 mg/L,最小表面张力26.4 mN/m,表面的饱和吸附量达到最大(7.19×10~(-6)mol/m~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18)m~2)。在此比例下,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同时发泡能力、稳泡性和润湿性也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3.
退役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合理处置是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退役硅橡胶绝缘子胶粉,再将其填充室温硫化硅橡胶。利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TGA)分析表面处理效果,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TGA、动态力学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对硫化胶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可有效地对退役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胶粉进行表面改性,其中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是较佳的偶联剂;在5~35份改性胶粉用量范围内,所得硫化胶拉伸强度提高7%~23%;填充处理胶粉不影响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7~-23℃),提高了硫化胶最大热分解速率温度(最高达到532℃)和模量(30℃模量提高7%~85%),且在基体内分散均匀。因此,退役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胶粉作为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填充材料是实现其回收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废旧硅橡胶粉(PP/SRP)复合材料,考察了SRP粒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R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提高,而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下降;SRP的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的性能越好;SRP的加入抑制了PP的结晶,并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废旧玻璃钢粉(WFRP)为填料制备了聚乳酸(PLA)基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WFRP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FR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冲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和洛氏硬度逐渐增大,热稳定性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