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杂醇油中分离异戊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盐水溶液对薯干发酵酒精的副产杂醇油作预处理,然后间歇精馏分离,得到了纯度很高的异戊醇,考察了食盐浓度,萃取比例的影响,及预后杂醇油中含水率,水和乙醇相对量异戊醇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换热器与填料吸收塔之间的类似关系分析操作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工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化工单元为研究对象的《化工原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着重讲述化工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设备的结构及其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其内容十分丰富,但所占课时并不很多。目前国内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按单元来分类的,以便增进学生对各单元的理解。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化工原理》内容多而杂,公式多且难记,难以把握重点,有时甚至会觉得所学内容大多数是理想化情形,怀疑能否在生产过程中实用等等。 的确,《化工原理》的单元很多,其内容看上去似乎很零散,好象一下子难以掌握,况且随着各种新型单元以及多单元间耦合的不断出现,以后的教材中还会增加许多新内容,如何使学生充分地掌握各单元,加强它们之间的基础联系,归纳出共性,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些都是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3.
杂醇油的混合酯化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用醋对杂醇油混合酸化,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了试剂级的乙酸异戊酯和纯度较高的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并给出了酯化较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颗粒的微观运动出发,采用随机过程模型描述了定常态下液固流化床内二元颗粒的混合和离析现象。在φ104×1500mm的流化床内,以水为流化介质,对两种不同大小的同种颗粒二元体系在不同流速、不同组成、不同粒径比情形下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模型参数关联式,获得了颗粒沿床层的浓度分布关系。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及文献值作了比较,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两元混合粒子体系的液固流态化中的逆转现象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两元混合粒子在床中的混合程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两元混合粒子体系的混合程度M的关联式为:M=1.408(1-x2)/x2)^0.165(dp2/dp1)^0.315(U/Ut1)^0.91并利用随机游动模型计算文献及本研究的实验数据,经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液固两元粒子混合体系的临界逆转速度为Uc=2.331(ρP2/ρP1)^1.484(d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