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纯钼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失效行为,在室温及高温情况下,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SHPB)对纯钼进行了动态压缩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冲击压缩后的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结果表明,在冲击压缩载荷作用下,纯钼动态压缩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已测试的温度下,室温、应变率为1 800s~(-1)时,纯钼具有相对较大的动态压缩屈服强度,为1 110MPa,且具有相对较大的动态抗压强度,为1 087MPa;在800℃、应变率为2 000s~(-1)时,纯钼具有相对较大的应变量,为17.6%;而在300℃、应变率为2 200s~(-1)时,纯钼具有较好的综合动态力学性能;高温、高应变率下纯钼的动态压缩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2.
采用柔性受压电铸技术在室温下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镍基复合材料,阐述了制备的工艺过程。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断口形貌、结晶取向以及抗拉强度。结果表明:柔性受压技术的辅助作用改变了镍的沉积过程,细化了镍晶粒,提高了碳纤维与镍基的结合性能,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当碳纤维的体积分数为35%时,连续碳纤维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高达1 250 MPa。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剪切面板阻尼器(Shear Panel Dampers,SPD)在大塑性应变范围内的稳定性和变形能力.利用响应面法对SPD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宽度和厚度的SPD进行分析,并选取应变集中系数作为优化目标,当迭代计算收敛时,得到了SPD的最佳参数,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后的阻尼器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柔性受压电铸技术,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柔性受压的作用机理,并通过钨丝增强镍的电铸试验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柔性压紧轮对复合电铸层的摩擦与挤压作用可以有效去除复合电铸层表面的吸附气泡,获得表面无缺陷的复合电铸层;柔性压紧轮能够不断补充电沉积区域的电铸液,防止复合电铸层内部出现空洞,并能提高极限电流密度,显著细化晶粒;柔性受压条件下获得的复合电铸层具有更高的强度,当钨丝体积分数为50%时,制得的钨丝-镍复合电铸层强度达到1597MPa,提升了21%。  相似文献   
5.
在垂直冲液条件下进行以纳米CeO2颗粒(平均粒径50 nm)为增强相的Ni基复合电铸,以改善复合电铸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提高其显微硬度。电铸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氨基磺酸镍400 g/L,氯化镍15 g/L,硼酸30 g/L,p H=4.5,温度43°C,垂直冲液速率0.5m/s,阴极电流密度4A/dm2。研究了垂直冲液对复合电铸层微观形貌、结晶取向、晶粒尺寸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铸过程中施加垂直冲液能够显著减少纳米颗粒的团聚现象,提高纳米颗粒在复合电铸层中的含量和分布均匀性,并使镀层晶粒显著细化,在(200)晶面的择优取向程度明显得到了加强,显微硬度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