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列管反应器中环形分布器内流体均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动量守恒原理,推导出列管反应器中环形分布器内流体流动的修正动量方程,并在与前人实验结果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环形分布管相适应的分流和合流动量交换系数式。研究结果表明,环形分布器内流体流动符合变质量流动规律,可采用环形分布器修正动量方程描述分流和集流的静压变化;通过直管分布器实验获得的动量交换系数对环形流道分布器也是适用的,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FHOG340W新型单螺杆空压机在朔里煤矿中的应用情况。全文从旧系列空压机存在的问题、新型空压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等几方面浅述、分析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C-APPI-MS/MS法同时测定电子电器产品中橡胶,塑料等材料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残留量。样品经粉碎后,用甲醇提取,通过C18小柱过柱净化,以液相色谱分离,大气压光电电离源离子化电离串联质谱进行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同时测定16种多环芳烃浓度。该方法定量下限(LOQ,S/N>10)为0.1~0.2 μg•g-1,回收率为72.0%~89.6%,变异系数小于10%。在0.1~10.0 μg•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r: 0.993 2~0.999 2)。  相似文献   
4.
移动床由于具有独特优越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流量受到空腔现象的影响.在二维矩形错流移动床内研究了移动床内的空腔现象,以两种物料及壁面材料对移动床内空腔现象的产生、发展进行考察.当错流气速或压力梯度足够大时移动床内将发生空腔,空腔大小随错流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并考察了空腔尺寸与错流气速的关系.在流体力学分析和力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简化的空腔尺寸关联式,得出一个有多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获得空腔尺寸与错流气速的关系,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整流子对错流移动床颗粒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矩形错流移动床中考察了整流子对移动床内颗粒移动、空腔、贴壁等现象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错流的条件下,床层内颗粒下移速度表现为近上游面的颗粒快于近下游面的颗粒,适当调整整流子位置有可能使床层内颗粒在某一气速下以几乎相同的速度下移. 与无整流子的装置相比,整流子的设置能推迟移动床空腔的生成并减小空腔尺寸,其横向位置离上游面越远对空腔影响越小;但设置整流子将降低错流移动床的贴壁临界值,其横向位置离上游面越远对贴壁影响越大. 为定量描述空腔尺寸和贴壁临界值,将床层简化为由整流子中心位置决定的2个虚拟流道,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6.
在错流区高度为430 mm,横向宽度分别为400 mm,200 mm,105 mm的三种不同尺寸的矩形二维移动床内对贴壁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错流气速的增加床层压降也增加,当压降超过一定值时,移动床内近下流面的部分颗粒将停止下移,发生贴壁;贴壁颗粒层的厚度与床层压降呈线性关系,在相同错流气速下宽床层的贴壁厚度大于窄床层,但无因次化贴壁厚度大致相同.通过力平衡分析建立了贴壁现象的数学模型,可计算不同压降下贴壁颗粒层的厚度,并获得贴壁临界压降值的计算式,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错流移动床的压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矩形移动床内考察了颗粒下移速度、颗粒堆积状态及空腔生成和长大发展过程等因素对压降的影响. 在错流气体速度为0.09~1.35 m/s、颗粒下移速度为0.95~9.68 cm/min的较大变化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颗粒下移速度对压降几乎没有影响;当错流气速足够大时移动床内将出现"空腔"和"贴壁"等现象,空腔的发展过程造成压降随时间出现稳定、微波脉动和大幅波动3种变化;欧根公式适用于低错流气速时的移动床压降;高错流气速下空腔出现了"生成-长大-塌落-流化"的循环变化过程. 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有空腔时的移动床压降模型,并对空腔尺寸进行了无因次关联,其床层压降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研究、自制、应用125吨立式“U”型钢压力机的情况。从研究的思路与过程、结构与工作原理、使用功能、特点、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和效益测算等几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叙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