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述了在线配粉条件下,通过严格生产管理及改良剂应用等相关措施,控制好专用粉质量的措施.包括落实ISO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和预粉、粉路的测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小麦清理与着水、生产设备和现场管理、员工的技术水平因素等.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现有挡土墙抗震设计影响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运用拟静力法和水平条分法分析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稳定性,并研究土体内摩擦角、水平地震力加速度系数、填土粘聚力、挡土墙倾角和滑动体上部荷载等参数对地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稳定性与水平地震力加速度系数和滑动体上部荷载有显著关系,且变化趋势与之成正比;与土体内摩擦角和填土粘聚力的变化趋势成反比;当条件相同时,倾斜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稳定性比竖直挡墙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陈志成 《福建电脑》2008,24(6):58-59
本文根据新一代互联网的通信协IPV6协议在安全方面的特性,论述的IPV6在网络安全方面存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坐标输入的电算化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PS由于其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勘查中,但是其却不能直接运用GPS所测得的坐标,还需要进行转化才能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该文章在瑞典条分法的基础上,考虑地震动作用的影响,采用Visual Basic 6.0进行程序设计,通过工程实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采用该文章编制程序计算的结果与一般瑞典条分法所得结果相吻合,说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带区域饱和状态下加筋土挡墙稳定性问题,考虑了竖向向上和向下的地震力、孔隙水压力和土的黏聚力等影响因素,运用拟静力水平条分法研究了以上影响因素对所需加筋拉力总和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向下地震加速度系数绝对值和孔隙水压力比的大小对所需加筋拉力总和系数具有明显的影响,且变化趋势成正比;与之相反,土的黏聚力与所需加筋拉力总和系数的变化趋势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正态分布参量的广义自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随机系统中,许多参数都服从正态分布。文章在泛逻辑N范数和广义自相关性概念的基础上,研完了正态分布参量的广义自相关性,给出了正态分布参量的N范数、N性生成元,建立了分布函数F(x)与广义自相关性系数k之间的重要关系式,通过实例说明了k值的求解过程,这有助于加速泛逻辑在不确定性推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平井中可能存在的水泥环上层弓形缺失,通过建立不同弓形缺失高度、弓形缺失部分为混浆等模型,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应力—速度的一阶偏微分方程组,实现水平井弓形缺失复杂井孔声场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弓形缺失的弓高影响声场首波幅度和旅行时间,弓高低于水泥环厚度30mm首波为第Ⅱ界面特征波,高于30mm首波为套管波;弓形缺失部分为混浆对声场波幅和首波旅行时间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与内部为水的声场相比,首波幅度明显减小;当水泥环存在弓形缺失时,靠近缺失部位的接收器接收到的首波幅度明显减小,首波旅行时间则明显增大,依此可以判断缺失方位。  相似文献   
9.
将粒径为80 nm的二氧化硅(SiO_2)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然后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核壳比的SiO_2-g-(MMA-co-BA-co-GMA)纳米核壳粒子,研究了核壳粒子对聚乳酸(PLA)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核壳粒子在PLA中部分聚集;DMA测试表明核壳粒子与PLA具有一定的相容性,SiO_2含量高,材料储能模量越大;DSC发现核壳粒子加入有利于结晶;TGA结果证明SiO_2提高了PLA的耐热性;冲击测试发现核壳粒子提高了PLA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结构粒子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进一步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MMA-co-GMA)作为共混体系的相容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M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屈服应力逐渐降低;相容剂P(MMAco-GMA)的引入没有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拉伸强度。DMA结果表明,随着P(MMA-co-GMA)中GMA含量的增加,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上升,MBS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TEM测试发现P(MMAco-GMA)加入后,核壳粒子在PLA中分散得更加均匀。对形变区的SEM观察发现MBS橡胶粒子发生空洞化,基体发生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